駁殼槍就是我國所說的盒子炮,盒子炮在我國就如同左輪手槍之於美國西部,是一個時代的標誌。但是,歐洲淘汰駁殼槍,真的是因爲他們不會有效使用這種戰鬥手槍嗎?我國真的是將駁殼槍橫着打,提高了精確度,掌握了這種手槍的說明書嗎?

駁殼槍神話過度,專坑中國人:最適合內鬥,打大戰根本不行

駁殼槍在歐洲地位比較尷尬,只有德國陸軍採購了13萬把,沙俄軍隊也有一定數量的採購。其他國家基本都沒有采購過這種戰鬥手槍。而且,任何歐洲國家都沒有把這種手槍當做是一種制式武器。

駁殼槍在歐洲不受關注主要原因有幾個,第一就是太昂貴,基礎價格就是25美元。要知道普通手槍只有6、7個美元。當年我國進口70萬把駁殼槍連同中介費和運費,可是花了1億美元的。

駁殼槍神話過度,專坑中國人:最適合內鬥,打大戰根本不行

德軍的MP-38/40衝鋒槍單價也才29美元,毛瑟98K步槍是28美元,1輛德國1號坦克1500美元,一輛4號坦克,2.8萬美元,1挺MG34型機槍215美元,MG42機槍才100多美元。日本89式坦克6500美元,1支三八式步槍14美元。1門蘇聯122毫米加農炮7500美元。

1架B17轟炸機27萬美元,1架P40戰機3萬美元,我國購買駁殼槍的錢,足以購買300架B-17轟炸機,或者3300架P38型戰機。也就是說,真搞國防軍建設,外向型軍隊的國家,不會花大錢去買駁殼槍這種昂貴的戰鬥手槍的。

駁殼槍神話過度,專坑中國人:最適合內鬥,打大戰根本不行

駁殼槍最適合的場所是軍閥混戰,駁殼槍最大的優點是方便攜帶,近戰火力強,而且安裝槍托以後,射程還能得到很大提升。特別適合裝備衛隊,當時我國大大小小的軍閥和實力派人物,哪一個不搞一個手槍連,手槍營當做衛隊?

再加上一戰以後,國際上搞武器禁運,但是手槍卻不在禁運範圍內。卸下槍托可以當自動手槍,裝上槍托可以當卡賓槍的駁殼槍一下子就開始走紅我國,而我們看老照片駁殼槍射擊,基本都是安裝槍托射擊,沒有見過橫着拿槍射擊的戰場照片。

駁殼槍神話過度,專坑中國人:最適合內鬥,打大戰根本不行

在歐洲駁殼槍價格高,當手槍重量又大,外形還大,當手槍威力太大,當步槍又不如真正的步槍,買幾把駁殼槍還不如買1挺機槍。無論德國,日本還是法國,英國,又不是每一個將軍都需要一個手槍連,手槍營保護。

更重要的是,歐洲戰場火力密度非常恐怖,重機槍大炮真是一排一排的,戰場環境也根本不需要駁殼槍。而在我國軍閥混戰時期,火力稀疏,西北軍在內的軍閥部隊,就喜歡搞手槍團,手槍旅。拿着駁殼槍,發揮近戰火力當敢死隊衝鋒,就是後來的游擊戰真正的主力也是步機槍和地雷手榴彈。

駁殼槍神話過度,專坑中國人:最適合內鬥,打大戰根本不行

最重要的是當時歐美國家都是國防軍建設,如果有1億美元,還不如買3300架P38戰機,根本不需要幾十萬把駁殼槍。如果當時我國真買了3300架P38戰機,而不是70萬把手槍,日軍估計也沒那麼容易入侵我國了。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