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应朋友之邀,还真不知道身边不远处还有这么好的秀美山川。这些年,心中向往的都是名山大川,有了闲暇的时间也是先到各地名胜一睹为快。黄柏山归来,让我很有感触,这些不出名但有实力的地方,就像一个隐居世间的高人,低调而深刻地存在。你来或不来,它都在那里,日日年年,无声地沉淀和书写着厚重的历史。

黄柏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河南省商城县60公里,位于大别山腹地。南邻湖北,东接安徽,在豫、鄂、皖三省交界处,素有“鸡鸣闻三省”之称。从许昌驱车近五个小时方才到达,所幸车上三十多人都是朋友或者朋友的朋友,大家一路谈笑风生减轻了不少旅途的疲惫。

进入商城县,眼里的植被就变得葱郁起来,艳阳高照,空气清新,地导小姑娘就开始介绍她的家乡----美丽的商城了。商城是革命老区,著名的革命歌曲《八月桂花遍地开》就是从商城唱响全中国。在革命战争年代,从这里走出的将军达五十多位,仅次于将军县---新县了,在中国革命史上留下了光辉灿烂的篇章。

随着对商城的了解,不免对脚下的这片土地心生敬仰之情。

地处南北交界,商城地理位置优越,既有江南鱼米之乡的绿水沃土,又有清静温馨的田园风光;既有名山大川的奇峰秀石,又有瀑飞泉涌的峡谷幽长。最出名的景点当数汤泉池、黄柏山、金刚台和鲇鱼山水库了。由于空气洁净,负离子含量丰富,是当之无愧的天然氧吧,又成为近几年来的度假胜地。

下午在鲇鱼山水库坐小渔船畅游了湖面,船家操着满口的信阳话唱了渔歌,虽然一句也没听懂,但是却感受到了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家乡物产丰饶的知足。

经过一晚上的休息调整,第二天早早吃过了早饭,就精神百倍直奔黄柏山而去。路上导游给我们讲述了沿线村庄道旁的香樟树,她说在当地,只要谁家门口有几棵香樟树,就有几个女孩子。出生的时候,父母种下香樟树;出嫁的时候,用香樟树做嫁妆,因其材质坚实,又有特殊的香味,可以用上很多年。

我还以为,到了南方才有这个风俗。因为去福建、湖南等地导游都会讲解香樟树的故事,却没想到,在信阳这个祖国南北交界地,很多风俗和生活习惯已经近似于南方了。真是十里不同乡,八里不同俗啊。

进入黄柏山国家森林公园,可以说是千峰披翠,万水竞绿,百花竞绽。僻静的山间小路,虽狭窄,不时会遇到景区工人在修缮着道路。工匠们把水和水泥、石灰等材料一点点背到山上,披荆斩棘,开拓道路,让我们亲眼目睹了开发景区的不易。

在山道上行走,空气湿润,植物繁茂。山坡上高大的黄山松直耸云端,枝叶苍劲虬曲,如巨手迎宾。因人迹罕至,保存完好,林内藤蔓缠绕,古树参天。还有的树从石头缝隙深处扎根,毅然向上生长,不畏不惧,真让人感叹自然之多姿、生命之坚强。这大概就是黄柏山又称为“小黄山”的原因吧。

走到谷底,山道旁还不乏竹林或与溪流相伴,松唱竹吟,溪水叮咚。游人稀少,山间一片幽静。以至于我和另外一个善于登山的姐姐走得快一些,导游小姑娘就开始大喊:“前面的要停一停,山上有金钱豹出没,别跑的太快”。真是把我们吓得出了一身冷汗。

登山中还有一个最不容忽视的美景就是---满山遍坡的映山红。这种花,在这山上更准确地说是一棵棵树。有大红、水红、粉红等各种颜色,在葱茏之中,抢眼地点缀着整个大山,蓬勃旺盛、花朵娇艳。它的学名叫杜娟,我想这名字更适合家里的小盆栽吧。所谓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恐怕也是这个道理。在大山之上,承受风霜雨露,雨打风吹,它们更多呈现的是一种顽强的姿态,到了小花盆里,只剩下花期的观赏了,完全没有了蓬勃的气势。

就在我们准备从谷底向上爬的时候,天就突然下起了雨,也就是十几分钟的功夫,就变成了中雨。大部分人在导游的提醒下都带了雨具,个别朋友不幸淋雨。雨中登山,变得更加富有乐趣。不停地爬台阶,消耗了大量的体力,感到很热,浑身不停冒汗,四月中旬的天气就像七八月一样闷热起来。

有人说,我们这次真是赚了,虽然来了一次但相当于看了两种不同的风景:晴天和雨天。确实如此,苍松翠柏被雨线笼罩,爬到山顶,看到远处升腾起大团的水雾,那雾气在山中向上、向左右各方飘动,俨然是人间仙境。

正沉醉其中,同行的其他朋友也相继赶到,我一看,有几个女同胞还提着不少战利品,真是有生活情趣的人啊!一个妹妹塑料袋里装满了采摘的蒲公英;两个姐姐挖了几棵兰草,真如歌里唱的那样,“我从山中来,带着兰花草”;还有一个朋友竟然找到一小棵野生山茶树,带根挖了准备回去种植。

她们用欣赏的眼光看着手中的塑料袋,充满了快乐和希望,仿佛带回去的是整个山里的春天,是大山的味道。

吃过午饭,踏上回程。黄柏山之行,虽然只有短短两天,但山上的美景却深深地印在了每一个人的脑海里。我们暂时远离了尘世的噪杂,身心得到了净化和洗礼。如今黄柏山正在申报着国家5A级景区,希望到那时有更多的游客来到商城,去感受黄柏山那份独特的美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