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能“藥到病除”嗎?

問:中醫看的是“病”還是“症”?

答:“症”是“病”的臨牀表現,治“病”,則除“症”。中醫歷來“病”、“症”兼顧,但古今差別迥異。古代中醫重在治“症”,現代中醫重在治“病”。

古代中醫重在治“症”,同時總結中醫的“病”的發生、發展規律。古代中醫的“病”,具有鮮明的中醫理論特點;現代中醫沿用現代醫學的“病”,蒐集“症”的信息,運用中醫診斷學理論,分析四診信息,治療中醫的“證”。簡言之,古代中醫重在治“症”,現代中醫重在治“病”。

以頭痛爲例,古人根據頭痛的部位,分爲陽明頭痛、少陽頭痛、太陽頭痛、厥陰頭痛;按頭痛的證候特點,分爲肝陽上亢、肝膽溼熱、氣血不足、瘀血阻絡、風寒外襲等。根據患者相應的臨牀特徵,給予相對應的鍼灸或湯藥治療。當時古人也認識到,不同原因導致的頭痛,其預後是有明顯差別的。比如,受寒引起的頭痛,容易治癒;因生氣、外傷、勞累引起的頭痛,較難治癒。

現代中醫非常重視“病”對療效的影響。對於頭痛患者,首先要明確頭痛的原因,分清血管性頭痛、神經性頭痛,原發性頭痛,繼發性頭痛。針對病因進行治療,有更大的針對性。如腫瘤壓迫引起的頭痛,進行手術摘除,則頭痛自然消失 。不管血管性頭痛,還是神經性頭痛,只要患者就診的當下,中醫辨證均相同,則會給予相似的治療方案!但是,他們的預後卻有着非常大的懸殊!

所以,古代中醫更重視治療的當下,對“病”的發展缺乏完整的認識。“症”的消失,容易錯誤的理解爲“病”的痊癒。所謂的“藥到病除”,實質是“藥到症除”!!!

現代中醫借鑑現代醫學對“病”的深入研究,不僅重視治療的當下,更對疾病的發展有宏觀的瞭解,因而能做出較長時期的相對準確的判斷。因爲“病”一旦形成,去除則非一日之功,故當今“藥到病除”的中醫反而減少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