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網評論員/光明網

圖爲專案組在討論案情。李興秋攝

光明網1月2日消息,據《中國紀檢監察報》報道,湖南一村霸把持支書位置13年,將村子變成個人王國。在這13年裏,他拉選票,當“大佬”,他把村子當成“獨立王國”;涉及村民切身利益的土地流轉收益、村集體拆遷補償都祕而不宣,侵吞挪用村集體資金,以騙取方式非法佔有公共財產,索取他人財物,騙取農業專項補助資金;基本壟斷牛角塘村土地流轉市場,外人只有通過他才能流轉到牛角塘村的土地……目前,牛角塘村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朱拉練被開除黨籍,並被移送檢察機關審查起訴。

近年來,各地的村霸被曝光了不少,“霸氣”“匪氣”“江湖氣”是他們的共同氣質。比如湖南這位村支書,順利當選牛角塘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後,便開始發展自己的“小圈子”,將羅某等8人收爲“徒弟”,並將其中3人安排進村“兩委”,自己以“老大”自居,經常聚集手下的“得力干將”喫喫喝喝、出入娛樂場所。此後數次換屆選舉,朱拉練都安排親信進入村“兩委”,排擠競爭對手,穩穩把持“家長”的位子。

而村霸的斂財手法也高度相似,在土地流轉收益、村集體拆遷補償等事項中做手腳。該村霸將全村24個組中15個組的1000多畝土地流轉至其個人或其控制的鑫明物業、鑫明農莊名下,基本壟斷牛角塘村土地流轉市場,外人只有通過他才能流轉到牛角塘村的土地。其中坑蒙拐騙不少,如朱拉練以村委會的名義找到某果園負責人譚某要收回土地,譚某提出要100萬元的補償,朱拉練卻向曾某“要價”160萬元,60萬元的差價輕鬆落入朱拉練的口袋。

“霸”與“蠻”、“騙”與“搶”,是村霸構建起自己“獨立王國”的基本路徑。這個獨立王國,從2005年該村霸當上村支書起到近日落馬,已經存在了13年。村霸公然以黑社會面目存在,其手法並非隱祕,其劣跡鄉里皆知,“存在13年”這一數字本身,也說明一些問題。落馬固然解氣,但長期作惡,亦足以發人深省。

村霸如今已在輿論場上,常被冠以“們”出現,作爲一種基層腐敗的現象。這一現象的出現,亦引導我們追溯村霸頻出的共性原因。村民權利缺位、體制銜接鬆弛、監督覆蓋盲區都在一定程度上浮現於新聞現場背後。尤其是農民土地權利以集體名義呈現,當中倘若缺乏有效監督與民意制衡,就容易賦予村官任意處置土地的權利。這在多起村霸案例均有展現,村官以翻雲覆雨之手,利用權力謀取土地收益,再以金錢支撐權力膨脹,循環往復,從小惡積成大患。

而某些地方基層民主亂象,成爲村霸發跡以及盤踞權力的重要一環,梳理案例,賄選、選舉暴力、家庭宗族控制、黑惡勢力滲透等不一而足。同時延伸出治安案件又難以得到有效治理,村霸橫行之處、必是暴力高發之地,在一些基層問題反饋中,相關案件常難以及時有效處理。村,作爲社會治理的“最後一公里”,常面臨治理成本陡升、治理局面複雜、治理力量衰減的客觀情境。因此在拔除村霸之外,重整基層秩序,更是不少地方的當務之急。

“掃黑除惡”如勁風一掃,掃滅多少村霸;在疾風之後,改善基層土壤在鄉村治理格局中的緊迫性也凸顯了出來。

(原題爲《村霸的“獨立王國”是怎樣建起來的》)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