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0年前,一个寒冷的夜晚,朝歌城外的牧野,一场决定中国命运的大战即将开始、黎明时分,周武王的军队向着商朝部队发起了进攻,仅仅一个上午就打败商军。纣王自焚,从此中国历史开始了新的一页。

此夜木星高挂南天,在鹑火星次中闪烁着光芒。岁星(木星)位于鹑火星次的天象,也于这场战争一起被记录下来。

古人看来,天不仅能反映洞察人间发生的一切,而且住宅这世间万物,天意不可违。但人间之人可以通过观察天象了解命运。所以,中国历朝历代都有一批官方的“占星学家”,判断吉凶祸福,为政治决策提供参考。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天下分裂,人们渐渐的将鹑火星次中的柳,星,张三宿与周人住的三河地区联系起来。再后来,古人最终将天上的二十八宿与地上的十二州对应了起来。

青龙

1 角、亢、氐:陈、兖州。韩、郑。对应大概是现在河南东部和安徽北

部、今山西省东部和河南省西北部、河南新郑一带、山东兖州。

2 氐、房、心、尾:豫州。原先是宋的分野,大概是今河南东部及山东、江苏、安徽之间。

3 尾、箕:幽州。燕国的分野,大概是今河北省北部和辽宁省西端。

玄武

4斗、牛、女:江、湖、柳州。这三个包括的地方很广。斗分野在吴,牵牛、婺女,则在越,包括了今江苏省南部和浙江省东部及北部,而后来扩展到交趾、南海、九真、日南等,

5 女、虚、危:青州。主要是齐的分野。包括现今山东省及辽宁省辽河以东,及河南省东南一部分。

6 危、室、壁:并州。主要是卫的分野,今河北保定、正定和山西大同、太原一带。

白虎

7 奎、娄:徐州。主要是鲁的分野,则今山东省南部和江苏西北部。

8 胃、昴、毕。冀州。主要包括赵、魏的分野,今山西北部和西南部、河北西部和南部一带、陕西省东部一带。

9 毕、觜、参。益州。主要是魏晋的分野。今山西省大部与河北省西南地区。

朱雀

10 井、鬼。雍州。主要是秦的分野,今陕西省和甘肃省一带,还包括了四川的大部分。

11 柳、七星、张:三河。主要是周的分野,但未详何为称三河。按以河南、河内、河东三郡为三河,而周灭后,多数在魏地,大概是指河南东部及南部一带。

12 翼、轸:荆州。主要是楚的分野,主要是湖南大部分,旁及湖北、安徽、广东、江西、贵州等。

除了四象二十八星宿的分野外,还有一种十二星座的分野,实际上是一回事。就天而言,称为“十二分星”;在地而言,称为“十二分野。

十二星次

1、星纪(纪者言其统纪万物,十二月之们,万物之所终始,故曰星纪):对应 斗、牛、女三宿,按列国时的分野是:吴越

2、玄枵(玄者黑,北方之色,枵者耗也,十一月之时阳气在下,阴气在上,万物幽死,未有生者,天地空虚,故曰玄枵):对应女、虚、危三宿,按列国时的分野是:齐

3、诹訾(十月之时,阴气始盛,阳气伏藏,万物失藏养育之气,故哀愁而悲叹,故曰诹訾):对应危、室、壁、奎四宿,按列国时的分野是:卫

4、降娄(阴生于午,与阳俱行,至八月阳遂下,九月阳微,剥卦用事,阳将剥尽,万物柘落,卷缩而死,故曰降娄):对应奎、娄、胃三宿,按列国时的分野是:鲁

5、大梁(八月之时白露始降,万物于是坚成而强,故曰大梁):对应胃、昴、毕三宿,按列国时的分野是:赵

6、实沈(七月之时,万物极茂,阴气沈重,降实万物,故曰实沈):对应觜、参、井三宿,按列国时的分野是:晋

7、鹑首(南方七宿,其形象鸟,以井为冠,以柳为口。故曰鹑首):对应井、鬼、柳三宿,按列国时的分野是:秦

8、鹑火(南方为火,言五月之时,阳气始盛,火星昏中,在七星、朱鸟之处,故曰鹑火):对应柳、星、张三宿,按列国时的分野是:周

9、鹑尾(南方七宿,以轸为尾,故曰鹑尾):对应 张、翼、轸三宿,按列国时的分野是:楚

10、寿星(三月,春气布养万物,各尽天性,不罹天矢,故曰寿星):对应轸、角、亢、氐四宿,按列国时的分野是:郑

11、大火(心星在卯,火出木心,故曰大火):对应氐、房、心、尾四宿,按列国时的分野是:宋

12、析木(尾东方,木宿之末,斗北方,水宿之初。次在其间,隔别水木,故曰折木):对应尾、箕斗三宿,按列国时的分野是:燕

节气的确立和天文有关。古人把黄道附近一周天等分为星纪、玄枵等十二次,太阳运行到某次就交某节气,实际上24节气就是地球围绕太阳公转轨道上的24个不同的位置。

《汉书·历律志》提到过节气与星次的关系,如太阳运行星纪初点交大雪,运行星纪中央就交冬至,运行到玄枵初点交小寒,运行到玄枵中央就交大寒,《律历志》所提到的星次和节气对照如下:

星纪:大雪冬至 玄枵:小寒大寒

诹訾:立春惊蛰 降娄:雨水春分

大梁:谷雨清明 实沈:立夏小满

鹑首:芒种夏至 鹑火:小暑大暑

鹑尾:立秋处暑 寿星:白露秋分

大火:寒露霜降 析木:立冬小雪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