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前,賈平凹曾在《西安晚報》連載《陝西小喫小識錄》,之後出版《舌尖上的西北》,網友評論“可當旅遊指南”。

書中有段關於臘汁肉夾饃的描述,賈生說:並不是臘肉,臘肉鹽醃,它則是湯煮。湯,陳湯,一年兩年,三代人四代人,年代愈久味愈醇色愈佳;煮,肉入湯鍋,肉皮朝上,加紹酒、食鹽、冰糖、蔥段、姜塊、大茴、桂皮、草果,大火燒開,小火轉燜,水開圓卻不翻浪。

食臘汁肉單喫可,下酒佐飯亦可,然真正欲領略其風味,最好配剛出爐的熱白吉饃夾着喫,這便是所謂“肉夾饃”。是饃夾了肉,偏稱肉夾了饃,買主爲了強調肉美,也便顧不得語言的規範了,奇怪的是這個明顯錯誤的名稱全體食用者皆承認,可見肉美的威力了。

現在的城鎮人最不喜歡喫肥肉,肉食店裏終日在走後門拉關係站長隊爭買瘦肉,但此肉肥而不膩,瘦則無渣,深爲食者所好,故近年來城鎮經營者甚多,大街小巷隨處可見店鋪。

西少爺肉夾饃在前不久的國際品牌發佈會上則說,漢堡就是西方的肉夾饃。

賈生不知是否同意。

到西少爺門店的早上,用餐區坐等了半小時。加上後廚,店面大約7、80平左右,同樓層中,算較小門臉。典型快餐廳裝飾,成色尚新,只是已經開始髒了。桌面粘手,幾滴隔夜的油脂,雖然微小,細看之下,還是能發現。

生意時好時壞。尚可時,大概如同我面試當天所見,11點半不到,開始排隊。不妙時,如同我某天上班所見,12點沒到,後廚便閒下來,閒說玄宗。

通過阿姨們的聊天,我得以知道,所有門店,業績最佳,仍是宇宙中心五道口。曾經一日流水四五萬,一個月輕鬆過百萬。至於自家門店,商圈雖有流量,導流不佳,最高峯不過日流水一萬左右。阿姨們有時懷疑,是漲價導致顧客減少。有時又懷疑,是其他商家攔截了生意。

阿姨們還提到,全北京做饃最棒的,是朝陽門店的一位阿姨。據說在她手中,一個饃的出品時間,短至幾秒。不過,對技術能手,公司並無額外獎勵,也不會工資更高。因爲相形“幹得好”,公司更看重“幹得久”。每多幹一個季度,漲薪100,800封頂。

雖然漲薪在即,阿姨中的一個,計劃月底離職。空氣不好、身體欠佳,以及公司要求員工不能停,沒事也得找事幹,生意冷清也不能閒着,得反覆打掃衛生,她不能理解與接受。

也是說到離職這功夫,一直在門口理貨的姑娘探頭看了一眼操作間,吆喝“都幹起來,擦擦檯面。”阿姨們互相交換了一個眼色,默默回到自己的崗位。

後廚也不是隻有阿姨,做饃是倆小孩,高個是老員工,00後。矮個是新員工,90後。所有饃,原料配送,先在一個機器上成形,之後進箱保溫。

少有顧客喫全麥,但每天仍得做些擱着,備不時之需。90後初來乍到,不留神將全麥烤過頭,00後看了一眼,倒進垃圾桶。每天要倒掉許多饃,有一個垃圾桶就叫“廢饃”。

做饃後面的流程,就是切饃,他們稱作調製。60後負責切,70後負責給肉,豬肉羊肉牛肉,也有蔬菜夾饃。最受歡迎,當然是臘汁肉夾饃。

著名的黑臉漢子陳曉卿在說到潼關肉夾饃時,曾說因爲和麪更繁複,出爐時,表皮呈現出凸凹有致的金色年輪,色澤誘人。西少爺家的饃,雖不是那種漂亮金色,但也凸凹有致。

陳還說,店家撫着滾燙的饃,一邊誇張地不停吸氣,一邊下刀剖餅,從中間掀開,熱氣中,一眼能看到酥脆麪餅的柔弱的內芯。站在爐邊喫,最香。

我沒站在爐邊喫,只曾站着剖饃。倒是能看到柔弱內芯,也將兩個阿姨急得跳腳。

因爲殺饃不夠果斷,剖時手腕無力,饃的內芯,被我剖成流蘇,披披掛掛。直接導致70後不便於往內芯更好添料,延長出品,影響口感,她嗔怪說“公司要求阿,每口都要喫到肉哇”。

於是我又被打發去加熱原料,一再被囑咐,臘汁豬肉至多隻能添加230毫升滷水。

餘下兩個70後 ,負責酸辣粉之類。

所有人,手套戴兩個。一個白手套,一個藍手套。白手套是線手套,藍手套是膠手套。白手套在裏,藍手套在外。

阿姨們戴兩手套切饃出酸辣粉,也戴這兩手套,幹其他一切,包括打掃衛生。理論上,手套髒了或破損,可以隨時更換。事實是無人更換,用到下班爲止。所以,如今我對後廚徒手操作這事兒,已無執念,因爲手套可能比徒手更髒。

做饃只戴白手套。倆小哥戴手套做饃,也戴手套清理垃圾桶,給垃圾桶套袋。

看在眼裏,略有感慨。

知識青年面向餐飲行業縱身一躍,勇氣可嘉,但並無捷徑。

管理不是沒有,而且算是嚴格,但管理之下有暗湧。比如所有人常會提到品控,常見表述“我們要做好份內事,否則會扣分,連累同事績效。”說明人人有意識。

品控也每週都來,對產品和服務打分,對後廚要求近於嚴厲,到店後會直接拿做好的饃計量,要求臘汁和羊肉80g正負不超5,孜然和黑椒100g正負不超5,蔬菜90g正負不超5。所謂不超5,是指公司要求不超+5,臘汁爲例,不超85g就OK。

實操呢?如果品控不在店。出於控制成本的需求,門店要求阿姨不低於—5g就OK,即臘汁不低於75g。

關於時效。調製這塊兒,豬肉時效1小時,其餘都是40分鐘。酸辣湯那邊,羊肉湯等時效1-2小時不等。後廚有計時器,時效到達後,如果未售完,要求全部倒掉。但所有人都說,除非有品控來檢查,否則不可能倒掉。畢竟品控與成本,自古兩難全。

如離職在即阿姨所厭倦的那樣,門店要求時刻打掃衛生,幾乎天天,掃地若干次,每個人都得掃。

因是新人,數我掃地最多。先是阿姨吩咐掃,之後是我看眼色掃,最後我自覺掃。沒事就低頭研究地上有沒髒東西,一小點兒髒物,也趕緊拿掃把解決掉。但我一直不知道,上哪兒清洗拖把去?我懷疑得去商圈洗手間。但沒人吩咐,我不敢自作主張出去。

檯面也要求常擦,不能見一點兒髒東西。以及,到了一個時間點,所有人呼啦啦,衝向水池,各自清洗勺子、毛巾等。清洗過後,集中擺一處,00後負責拍照,傳到羣裏。

不會讓羣知道的是,大家是戴着製作食材的手套,在清洗髒毛巾,以及阿姨爲圖一時之快,在消毒池裏清洗了拖把。剛拍照上傳到羣裏的乾淨用具器皿,也出自同一消毒池。此處有動圖。

追問多遍,水池要用消毒液清洗一下麼?阿姨回答,不用,不髒,消毒液暫時沒用過。

要離職的阿姨,略有咳嗽,吐痰也在後廚水池進行。

他家還有一處水池,註明“飲料製作”,左鄰洗手池,右鄰拖把掃帚。恩,向西少爺低下我的頭。

以上,我給西少爺肉夾饃後廚負星。

以往,每篇文章收梢,都有幾句廢話。今天沒有。

本想去黃太吉,沒去成,因爲找不着可以幹活的店。去了多家,對招人都不熱情。倒是某天,都半夜了,對方回電,問今日到店,是否想要加盟黃太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