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断母乳之后或人工喂养时,奶粉变成了主要的营养“粮食”,大部分婴幼儿配方奶粉可以充分地满足宝宝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但如果家长们冲奶粉时不注意,那么冲出来的奶粉对宝宝的营养吸收就有极大的影响。冲奶粉有五大误区,家长们要注意注意!

不能开水冲奶粉

误区:“平时都是先用开水把奶粉冲好,放凉了再喂孩子”。“NO!”

国家级高级育婴师吴晴介绍:婴幼儿配方奶粉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A、维生素D、钙、铁等微量元素。开水的温度很高,冲调奶粉时,会使奶粉中的乳清蛋白产生凝块,影响孩子的消化吸收。另一方面,某些对热不稳定的维生素也会被破坏,特别是有的奶粉中添加的免疫活性物质,会被全部破坏。所以为避免其中营养物质的损失,冲奶粉应用温水。

正确做法:用温度40-45℃的温水最适宜,不能用开水冲泡之后再等它冷却的。

不能先放奶粉后加水

误区:“孩子生病住院了,家长为了方便,给孩子带了两个奶瓶,把奶粉装好,医院一般有热水,到时候倒了温一温冲泡给孩子吃”“NO!”

对于冲奶粉时先放奶粉还是先放水一直是妈妈们热烈讨论的话题。吴晴介绍:这是很多妈妈常犯的错误,先加奶粉还是先加水其实是有区别的。先加奶粉,后加水,仍然加到原定刻度,奶就加浓了,如婴儿如果吃过浓的奶,肠胃消化能力难以负担,肾脏的排泄能力也难以承受。很多家长以为奶浓些孩子吃了有营养,殊不知孩子反而消化不良,食欲下降、腹泻。曾有报道称新生儿喂奶过浓,而发生肾功能衰竭。

正确做法:先加水,后放奶粉,会涨出一些,但浓度适宜。

宝宝总不适应新奶粉

误区:“这种新奶粉比现在的奶粉要贵,质量也好一些,就买了一小罐,谁知道宝宝一吃就拉肚子,只好赶紧换回原奶粉。”“NO!”

很多妈妈觉得不同品牌的奶粉中含有不同的营养素,所以让宝宝混合吃多种品牌的奶粉,才能吸收的更全面。其实,经常给宝宝更换奶粉品牌,会带给宝宝肠胃更大的压力。

吴晴提醒:在换奶粉的初期,必须两种奶粉混合吃,无论是由一种牌子换到另一种牌子,或是由一个阶段换到另一个阶段,这个过程叫做转奶,是必不可少的。

正确做法:现在原来的奶粉里添加三分之一的新奶粉,这样吃了两三天没什么不适后,再新旧奶粉各一半吃两三天,再旧的三分之一,新的三分之二吃两天,最后过渡到完全用新的奶粉取代旧的奶粉。需要提醒的是,赚奶粉的那几天不要添加其他新的辅食,宝宝生病及接种疫苗期间不要转奶粉。

用奶锅热冲好的奶粉

误区:“准备买个奶锅回家,反正以后人爱都是要用的,我们小时候和牛奶都是这么热的呢。”“NO!”

吴晴分析:已经冲调好的奶粉若再煮沸,会使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结构发生变化,从而失去原有的营养价值。宝宝经常喝这样的奶粉,多获得的营养也要大打折扣。

正确做法:即冲即喝,冲好的奶粉2小时之内喝不完就不要能再给宝宝喝了。

冲好的奶粉放在温奶器

误区:“宝宝夜里吃奶特别勤,就把奶粉冲好了,放在温奶器里面,等宝宝晚上要吃奶时,再拿出来,这样方便又省心。”“NO!”

吴晴提醒:泡好的奶粉在未吃过的情况下,常温存放不能超过2个小时,温奶器的温度要比常温高,如果放在冰箱冷藏,则不能超过24小时,这样半夜起来还是要热,如果宝宝吃过了,有剩的,则应丢弃。

正确做法:如果想以最快的速度充好奶,可以把热水先倒在奶瓶里,放进保温器,把规定量的奶粉也先舀入奶粉盒中待用,到时候直接把奶粉盒中的奶粉倒入奶瓶晃一下就行了,同样方便省事。

用勺子搅拌或使劲上下摇晃

误区:“许多新手家长们在泡完奶粉后,并不知道如何将奶粉要匀,于是各种方法都使上了。”

用勺子搅拌或使劲上下摇晃,会让奶液产生大量的气泡,宝宝喝了含有大量气泡的奶,容易出现胀气,导致打嗝、呛奶、吐奶。

正确做法:按比例加入水和奶粉之后,拧紧奶嘴,用双手手掌加紧奶瓶,水平方向来回搓,或是抓紧奶瓶上半部分,左右摇晃奶瓶底部,直至奶粉完全溶解。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