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深低温工程领域由于温度、压力等恶劣环境,密封工作一直存在诸多难题。日前,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火箭院”)成功研制出一种“碟形密封圈”,与传统的密封产品相比,该产品密封性能不仅提升了10倍,而且表现出截然不同的特点:当环境越恶劣,温度越低或压力越高时,密封效果提升越明显。

△ 火箭院研制的“碟形密封圈”

该项目研发人员许光介绍,以长征三号甲系列火箭的三子级、长征五号火箭为例,它们均采用液氢液氧推进剂。其中,液氢的温度低达-253℃,对箭上输送管路的密封性能要求极高。目前,火箭输送管路多采用铟丝、石墨或橡胶金属复合的密封产品,但铟丝、石墨密封产品成本高,且拆卸容易产生多余物,而橡胶金属复合的密封产品加工工艺难度大,只适用于直径较小的管路。除了航天,新能源、核工业、石油化工等深低温工程领域也普遍面临密封难题。

为此,火箭院研制出一种全金属密封结构——“碟形密封圈”,其密封载荷小、拆装方便,且不会产生多余物。经试验验证,在-253℃条件下,“碟形密封圈”与传统的密封产品相比较,密封性能提升了10倍以上。

许光说,传统的密封产品,当管路中温度降低或者压力增大时,发生泄露的风险增大,而“碟形密封圈”则反其道而行之。设计人员通过对密封材料、密封结构及密封尺寸的匹配设计,将不利的温度条件转化为对密封有利的因素,实现低温温度自紧和压力自紧的双重密封效果。“也就是说,随着温度降低或者压力升高,它能达到更好的密封效果。”

后续,火箭院将进一步提升“碟形密封圈”的可靠性、安全性和运行效率,并形成系列化产品,提升我国深低温工程领域密封技术水平。

作者:赵博文

编辑:桑茜

照片:许光提供

欢迎访问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官方网站:www.calt.com

官方微博:@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