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摘漆碑茶葉

大巴山七里牧場奶牛

藍莓谷

一條條平坦寬闊的通村路、一棟棟靚麗雅緻的民居、一項項欣欣向榮的特色產業、一張張開心快樂的笑臉……六月,行走在宣漢大地,到處一片美麗祥和的景象。

產業興才能鄉村興。近年來,宣漢縣全力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以“牛、藥、果、茶、菌”五大特色產業爲抓手,按照“高山藥材、半山水果、低山種植”產業佈局,圍繞產業規模化、區域化、品牌化發展道路,聚集發展、合力並進,一幅生態美、產業興、百姓富的鄉村振興畫卷“躍然紙上”。

聚焦“五產” 產業發展欣欣向榮

走進宣漢縣廟安鄉、天寶鄉,李樹鬱鬱蔥蔥,飽滿青翠的李子掛滿枝頭。廟安鄉八廟村村民黃孝權望着自家豐收在望的串串脆李,滿面笑容:“等8月份成熟了,一棵樹的李子就可以賣到2000元。”

一畝果園當十畝田,輕輕鬆鬆掙萬元。如今的廟安鄉、天寶鄉,已成爲遠近聞名的“花果山”。陽春三月,滿山遍野李花競相開放;盛夏時節,青翠晶瑩的李子壓得樹枝直不起腰。“通過幾年的發展,10萬元戶在我們這裏隨處可見。農民賺到了真金白銀,這樣的產業發展模式纔是最好的。”八廟村村支書姚文太說,“鄉村除了提供農產品,還有休閒、旅遊等多重價值,應該在這些方面更多發力,形成推動鄉村振興的合力。”

近年來,宣漢縣圍繞“牛、藥、果、茶、菌”五大特色產業,堅持把培育產業作爲鄉村振興的主抓手和貧困羣衆脫貧致富的主渠道,引導產業由零星種養殖向規模化、標準化發展。截至2017年底,宣漢縣存欄牛19.2萬頭,出欄肉牛10.5萬頭,牛肉產量1.32萬噸,實現牛業產值9.15億元,生產總量位居全省農區第一;中藥材種植面積共23.5萬畝,年產近2萬噸,年產值3億元;水果面積達15.45萬畝,總產量達到5.5萬噸,產值達2.4億元;茶葉面積達到16.83萬畝,總產量達到6120噸,綜合產值達3.5億元,建成“巴山茶博園”“馬渡關茶海”“東林白茶”等一批標準化茶園基地;建成川東北二級菌種場、羊肚菌生產基地,發展食用菌5000萬袋,實現產值近1.8億元。

鏈條延伸 着力培育產業品牌

五大產業中,蜀宣花牛算得上是特色產業中的“明星”。全縣蜀宣花牛存欄達9萬頭,一方面,宣漢縣引導農業企業探索“互聯網+ 蜀宣花牛”模式,拓寬市場;另一方面,探索“宣品天下+牛”加工模式,延伸“蜀宣花牛”產業鏈,將飲食文化與本地旅遊發展相結合,讓外地遊客品嚐到“蜀宣花牛”牛肉的美味,提高牛產品附加值。

宣漢縣農業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蜀宣花牛”是一項產業鏈長、關聯度高、增值空間大的產業,前景廣闊,大有可爲,是農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項目之一。

據悉,宣漢縣已成功註冊了“宣品天下”農業公用品牌,老君香菇、黃金木耳、蜀宣花牛、川馳牛肉、九頂雪眉、綠源春、達州脆李等一批特色鮮明、生態綠色的農產品品牌已成功走向大中城市。

在延伸產業鏈條上,該縣已建立富力達食用菌有限公司,康奕達牧業,天友西塔乳業,佳餚食品,九頂、綠源春茶葉等龍頭企業基地,開發了產品、開拓了市場,實現了產加銷一體化經營和一二三產業的有機連接。

同時,全縣無公害農產品產地整體認定面積達82.7萬畝,創建無公害農產品44個、綠色食品9個、地理標誌農產品4個。

業態創新 現代農業方興未艾

走進宣漢縣雙河鎮藍莓谷,放眼望去,一顆顆小巧圓潤的藍莓如藍寶石般點綴在青枝綠葉間,讓人垂涎欲滴,摘一顆放在嘴裏,濃濃的酸甜味刺激着味蕾,沁人心脾。

連日來,宣漢縣雙河鎮大田村一片歡聲笑語。來自四方的遊客湧進藍莓谷,興致勃勃地採摘藍莓,感受鄉村生態採摘遊的樂趣。

不止在大田村,茶河高峯巖生態康養基地、聖水桃園、馬渡關茶海等地都是遊人如織,異常熱鬧。

近年來,宣漢以特色優勢農業產業爲載體,以“田園變公園、園區變景區、產品變商品”爲目標,積極發展休閒觀光、農旅結合現代新型農業,先後建成廟安花果山、馬渡關茶海、茶河聖水桃園產業園等以特色產業同觀光旅遊、休閒體驗、科普教育、文化展示、餐飲娛樂等元素有機結合的休閒觀光農業園區10餘個,併成功申報“洋烈水鄉”爲全國最美休閒鄉村,“米巖花海”爲全省休閒農業主體公園,“明月川東蓮鄉”“馬渡關茶海”、茶河“聖水桃園”爲“省、市級示範休閒農莊”,廟安脆李產業融合示範園區爲市級產業融合示範園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