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世醒

窗外鸟鸣聒噪,车马嘈杂。胡勤坐在办公室里,手里摆弄着一台照相机反复端详,不时陷入沉思。这是一台产于1970年代末的海鸥牌DF单反相机,牛皮质地的相机包已经磨损,相机也呈现老化,但还能勉强工作。

胡勤是十堰市博物馆馆长,32年前他刚刚到博物馆工作时,这台价值500多元的相机,是单位最大的一笔支出。胡勤打算把这台相机陈列在博物馆。“毕竟,它见证了十堰文博事业筚路蓝缕般的创业过程。”胡勤说。

一穷二白

郧阳地区博物馆成立于1978年,当时位于柳林沟黄花巷,与图书馆、群艺馆、教研组(现市教育科学院)合并办公,统称为“三馆一组”。

1987年,胡勤进入郧阳地区博物馆工作。作为一所成立9年的部门,当时的博物馆仅有6名工作人员,四间办公室,面积加起来不到100平方米。

最尴尬的是,虽然地区博物馆已经相继参与了辖区内多项重大考古发掘,比如房县七里河新石器时代遗址,郧县李泰墓等,但馆藏文物却少得可怜。

胡勤介绍,由于当时郧阳地区博物馆力量非常薄弱,队伍的业务素质比较滞后,达不到文物保护标准,虽然参与了多项考古发掘,但并没有留下多少文物。

郧阳地区博物馆第一批文物,还是在1987年湖北省博物馆、郧阳地区博物馆、房县文化馆联合对房县桃园东周、两汉墓进行发掘后,部分文物存放在郧阳地区博物馆进行修复后留存。

另一批文物,来自社会征集。1982年,郧阳地区开始在下辖各县设置文物征集工作小组,利用湖北省文物商店的资金,在十堰辖区公开收购民间文物。这两批文物,成为郧阳地区博物馆最初的藏品。

经过努力,1990年前后,郧阳地区博物馆文物存量达到了300件左右,但由于缺乏场地,只能全部封存在仓库。

十堰市博物馆副馆长祝恒富当时也刚刚参加工作,他回忆,为了保证文物安全,库房每天晚上都有男同志值班,如果男同志无法抽调,就安排两名女同志值班。

值班室堆满了文物,非常局促,只放得下一张一米二宽的钢丝床。

冬天库房里寒冷刺骨,值班人员只能多盖几床被子。最难熬的是夏天,库房不能开门开窗,室内如同闷罐头。加上办公楼背后有一家大型养鸡场,鸡粪随地排泄,臭味数里可闻。

“太臭了,熏得人整夜整夜睡不着觉。”对当时的情景,祝恒富至今记忆犹新。

没人没房没钱,为了开展文博工作,博物馆工作人员只能勒紧裤腰带过日子。胡勤回忆说,为了节省开支,工作人员从废弃的扫帚中抽出可用的竹竿,然后用手锯锯成二三寸长,里面插入圆珠笔芯再缠上线,做成圆珠笔。在野外做田野调查时,用剩下的铅笔头工作人员也舍不得扔,用线缠上树枝还能接着用。

1989年,郧阳地区博物馆在进行文物普查时,发现“郧县人”头盖骨化石,震惊考古界。随后,湖北省文化厅向郧阳地区博物馆拨款30万元作为奖励,博物馆利用这笔资金,在柳林路60号新建了5层楼房作为办公用房。

1995年,十堰市与郧阳地区实现地市合并, 郧阳地区博物馆与十堰市文物管理处合并,正式更名为十堰市博物馆,迁入新建成的五层综合楼办公。

硬件设施得到改变,文博人员也开始逐渐递增,这一时期,十堰市博物馆在编人员达到12人,而且干部队伍朝着年轻化方向发展。业务部门开始有了分工,分为考古一部和考古二部。考古一部负责地下发掘,由祝恒富负责,考古二部负责地上古建筑维保,由胡勤负责。

“考古一部最起码有3个人,考古二部只有我一个人,是名副其实的光杆司令。”胡勤笑着说。

开创全省文博先河

虽然办公环境有所改善,但受条件所限,市博物馆馆藏文物依然无法对外展示,筹建新馆又重新提上议事日程。

在2003年3月10日,市博物馆建设写入十堰市《政府工作报告》,并纳入“十五”计划。第二年的6月19日,时任市委副书记、市长陈天会在市图书馆二楼会议室主持召开了市博物馆建设专题会议,正式确定建设博物馆。

对当时会议的情景,胡勤历历在目。“陈市长当时在会议上说了这样一句话:"一个城市,如果不修建博物馆,三五年对这座城市没什么影响。但博物馆是一个城市的灵魂,没有博物馆的城市,是一个没有文化品位的城市,也是没有未来的城市。"胡勤说。

为了保证新建博物馆符合十堰历史文化发展需要,符合现代展览要求,十堰通过公开招投标的方式,确定了曾经设计过三星堆博物馆、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的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担任总设计。

“如果从高空俯视,现在的博物馆犹如穿透十堰历史的"眼睛",既象征着武当太极"阴阳鱼",又融入了东风汽车商标形状,蕴含着历史与未来在这里融合之意。”胡勤说。

在内部展厅设置上,有专家认为,作为中等规模的博物馆,其陈列展览的基本内容应以展示地方特色文化、历史为主,要突出一个“特”字——即十堰地方特色的历史文物、文化艺术、民风民俗等。同时在其陈列形式上,应突出一个“精”字——即大胆设计,大胆构思,大胆创新,以精选的独具十堰历史文化魅力的文物或艺术精品,应用新材料,新技术,营造其整体氛围。

在听取了时任省博物馆副馆长万全文、复旦大学文博教授陆建松、十堰市文史文博专家匡裕从、袁绍北、陈河清、胡文奎、杨立志等人意见后,议定市博物馆不搞通史式陈列,而采用主题展览的形式,分为恐龙、古人类、武当山、汽车、水电五个专题展览,由此奠定了如今十堰市博物馆的功能分区。

“多互动、大场景的现代陈列展示方式和手段,开创了全省地市州级博物馆的先河,即使在现在也不落伍。 而且博物馆设置了社会教育部、考古部、陈列部、保管部等职能部门,成为当时全省地市州博物馆中,设备最先进、人员最齐整、主题最鲜明的博物馆。”胡勤说。

历经3年建设,2007年7月1日,市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在免费开放的一个月里,有23万群众进入博物馆参观,很多市民甚至早上6点就开始排队。

“当时的场面,真的可以用人山人海来形容。”胡勤介绍,十堰市博物馆的热度不减,也引发了全市对文化热的持续探讨,湖北省也将当年的全省博物馆现场观摩会,安排在了十堰。

回顾十堰文博发展历程,作为亲历者,胡勤感慨万千。“从最初的一穷二白几乎一无所有,到现在拥有现代化的博物展厅,十堰市博物馆的发展历程,与时代的进步、社会的革新以及人们观念的改变密不可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