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上不是依靠自己埋頭苦幹,就能成功的。資源、人脈、實力,拉動成功的3駕馬車,哪一個你都不能少,這裏面除了實力是隻能依靠自己得到的之外。

資源、人脈都需要你自己有點“手腕”才能得到。

1.學會要資源

職場不像家庭,你客氣你矜持,爸媽仍會把你最愛的菜留給你。

當老闆給你一個很難的任務時,直接拒絕,顯然不是最好的選擇。認真考量老闆說的到底有多大可行性,再思考你到底需要多少資源來完成。之後給老闆一個有理有據的總結匯報:要想達到老闆您的要求,我需要哪些資源。

如果老闆靠譜,自然會認真對待你的要求。如果老闆給不了相應的資源,還要你艱苦奮鬥,苦中作樂……你也懂應該怎麼做了。

職場上,爭取資源並不丟人。你不去爭取,別人會爭取,你要做的是向領導證明你的能力和成績配得上他提供給你的資源,這是雙贏。

2.爲自己前途熬夜加班

一個人的成長靠工作內的8小時,是不可能實現的,只能是在下班後8小時,拼命努力。如果下班後8小時,你還在熬夜趕上班時間裏的工作,那麼你該好好思考一下,你的效率問題了。

另外,如果做成一個項目會給你帶去巨大的好處,你也是可以爲它加班的。

如果這個項目有你一直很想學習的領域,或者能顯著提升自己的能力,未來還能給自己的職業發展背書,那麼何樂而不爲呢?

3.即使不跳槽,也定期看工作機會

這是你瞭解行業風向和自己未來發展的方向,最直接的方式,廣泛收集行業各種資訊(包括招聘),這些都有利於你的職業規劃。

從近兩年你所在崗位的底薪情況,你能看出你自己未來的發展前景。

4.不要被錢矇蔽了雙眼

知乎有個問題:提離職被老闆加薪挽留,該怎麼辦?

我一直認爲這是個僞命題,對於職場人來說,跳槽首先看的是職業發展,說俗一點就是未來的錢。

如果在一家企業,我們確定我們會有好的發展,那麼就應該去,無論給的錢是不是多,即使不多,未來我們能把這錢撈回來。

5.聊天不代表溝通能力

溝通是一種能力,聊天是人的最基本的技能,這兩者不能混爲一談。

溝通能力並不僅僅說你口吐蓮花,拽上客戶吧啦吧啦侃上小半天,唬得客戶一愣一愣滴。

在我看來,溝通能力首先在於聽,聽懂別人的需求,更能聽懂弦外之音——別人真正想要的是什麼。

6.不要盲目崇拜光環

單純迷戀別人的開掛,很可能被人收智商稅,有些光環是可以僞造的。

比如,之前被處罰的新世相,就是在手一羣單純崇拜的粉絲的智商稅的,你的崇拜在他們眼裏就是韭菜,不割白不割。

進入職場理性看待每一件事情,學會辨別。

另外,你要知道,學習沒有捷徑,幾堂課根本改變不了什麼。

8090 一代已經成爲職場的主力,讓我們從自己做起,抵制反對那些固有的、惡劣的、所謂的職場潛規則,共同打造更人性化的職場氛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