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偉大的電影,是可以在故事內核,精神主旨完全不改變的情況下,依舊引領風潮四十多年,並且依然不讓不斷迭代的觀衆,感受到電影中人物和故事的魅力!從《洛奇》到《奎迪:英雄再起》,人物膚色從白到黑,人物出身從費城落魄的窮小子到黑人富二代,但是其中對於家庭、對於愛的責任,對於戰勝自己的強大力量,始終沒有變過,並且還有與時俱進的傳承!這就是一部偉大的電影所具備的能量!

《奎迪:英雄再起》很大膽的一點在於,故事是以遠在烏克蘭基輔的德爾戈父子落魄但仍然堅定的生活爲開場,這種志趣倒是跟《洛奇》一貫的風格相符,但是用“反派”,或者說洛奇、奎迪最大的宿命之敵來引發故事,這就註定了《奎迪·英雄再起》是一部注重人物刻畫,尤其是反派刻畫的,有愛的電影!

所以,龍格爾是個三十多年重新演出老德爾戈這一角色,遠不像當年那樣純以賣肉著稱,加入了更豐富的人物情感和宿命。也使得《奎迪:英雄再起》有着近年來少見的反派父子情。從完全把兒子當做向這個世界呼喊不公的工具,殘忍地扼殺兒子每一點情感,到終於爲兒子拋出那條象徵屈辱和失敗的白毛巾!德爾戈這對來自俄羅斯的父子拳手成爲整部戲最點睛的部分,也成爲奎迪和洛奇完全相反的對照組!有愛與責任的人生纔是正確的人生,遠勝過爲了勝利不顧一切!

史泰龍早就宣佈,這將是他最後一次飾演“洛奇”這個代表了整個美國近四十年以來精神圖騰的的人物,那是因爲奎迪已經足以接過他的槍,站好下一班崗!從“奎迪”以上流社會身份進入拳壇開始,這個故事的走向就已經從代表小人物的勵志人生,轉向了新中產挑戰自我的人生進化。這很符合當下美國主流思潮的需求,也很符合黑人當道的正確形勢。而奎迪和妻子、女兒的互動,以及片尾老洛奇終於迴歸家庭的畫面,可知史泰龍也早就明白了人生的定義,從強調個人英雄主義的奮鬥篇,進化到更講求以家庭爲單位的人生大圓滿。

你所擁有的一切都是愛!爲了愛與責任,你可以戰勝一切困難!這種主題和論調,顯然更符合當代觀衆的需求,至於勵志和燃,那是電影很容易做到的一點!

兩部《奎迪》都是由黑人導演來掌舵,尤其是已經經過漫威《黑豹》認證的瑞恩·庫德勒,所以《奎迪:英雄再起》加入了更多黑人元素,比如嘻哈音樂。奎迪兩次出戰都用形式感極強的光影造勢,第二次遠征俄羅斯,更是讓妻子唱着嘻哈打頭陣,這種夫妻同心,其利斷金的形式感,早早就預定了最後的勝利!而反觀德爾戈一家,已經融入俄羅斯寡頭勢力的母親早早離場,不僅沒能刺激小德爾戈戰勝自我,反而成爲壓垮他和父親的最後一根稻草!這其實何嘗不是一種隱喻!當然,從《洛奇》到《奎迪》,些微的冷戰思維始終是在所難免的,畢竟代表美國主旋律的電影,這些正確的輿論導向還是必須的!能夠做到放之四海皆準的模式,已經很不容易!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