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農村土地確權已接近尾聲,但很多人還有一些疑問,實際確權過程中也發現一些問題亟待解決,今天,介紹一些土地確權的相關政策和常識,讓大家瞭解,以便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農村土地確權的基本原則

土地確權是指對土地所有權、土地使用權的確認、確定,簡稱確權,也就是依照法律、政策的規定確定某一範圍內的土地的所有權、使用權的隸屬關係和權利內容。每宗地都需要經過土地登記申請、地籍調查、核屬審覈、登記註冊、頒發土地證書等土地登記程序,才能得到最後的確認和確定。土地權屬確定的原則有依法原則;充分考慮歷史背景的原則;土地所有權的單向流動原則;權屬合法、界址清楚、面積準確原則。

農村集體土地確權登記的範圍

農村集體土地所有權確權登記發證要覆蓋到全部農村範圍內的集體土地,包括屬於農民集體所有的建設用地、農用地和未利用地,不得遺漏。

農村集體土地確權依據的文件

農村集體土地確權登記依據的文件資料包括:人民政府或者有關行政主管部門的批准文件、處理決定;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的調解書;人民法院生效的判決、裁定或者調解書;當事人之間依法達成的協議;履行指界程序形成的地籍調查表、土地權屬界線協議書等地籍調查成果;法律、法規等規定的其他文件等。

確權簽字注意事項

簽字的時候要注意看內容,看籤的是什麼字,比如宅基地四至範圍,詳細的表明了宅基地位置和麪積,這塊大家要看清楚,看是不是給少了面積。如果少了,要讓測繪單位重新測量。你不看範圍就簽字,少給你算了面積,你就喫了大虧了。

哪些土地不得確權發證

嚴格禁止對違法用地未經依法處理就登記發證,對於那些借戶籍管理制度改革或者擅自通過“村改居”等方式非經法定徵收程序將農民集體所有土地轉爲國有土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非法出讓或出租集體土地用於非農業建設、城鎮居民在農村購置宅基地、農民住宅或“小產權房”等違法用地,不得登記發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