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经过五千多年的历史传承后,我们拥有了无数的灿烂文化和宝贵的瑰宝,其中最出名的一件瑰宝就是天安门故宫,作为明清时期两代王朝的皇家宫殿,故宫有着非常厚重的历史,它不仅仅是古代宫廷建筑的精华,更是世界上现存的规模最大的、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的建筑,至今已有600多年的时间,可惜的是很多人都不知道故宫的设计师是谁,今天我们就来说说故宫的总设计师——蒯祥,当时为了修建故宫,光材料就准备了11年之久。

北京本是燕王朱棣的封地,在靖难之役后,朱棣篡位成功当上了皇帝,礼部尚书李至刚就对朱棣说,燕京北平是皇帝您的龙兴之地,应该效仿明太祖对凤阳的做法,立为陪都,于是朱棣就将燕京北平改为北京,为了充实北京人口,于是将各地流民、富户和商贾迁到了北京,1406年,朱棣下圣旨,仿造南京皇宫为蓝本,开始谋划修建北京皇宫,期间朱棣派出大量人员到各地开采木材和石料运往北京,光是准备这些材料的工作,就耗费了长达十一年的时间,当时为了获得“楠木”,很多百姓不远万里到达崇山峻岭开采楠木,进山一千人,只能出来五百多人,期间的难度可想而知。

1416年,朱棣召集群臣商议迁都事宜,对于提出反对意见的大臣们一律革职或者严惩不贷,1417年的时候,朱棣开始在民间征集工匠到北京大兴土木,蒯祥作为朱棣的随从人员,也在设计皇宫的行列,在设计过程中,由于蒯祥技高一筹,在众工匠中比较突出,被朱棣任命为紫禁城的总工程师,他的第一个项目就是负责组织修建承天门(天安门),1421年的时候,承天门修建完成,和今天我们看到的天安门几乎一模一样,承天门修好后,朱棣非常满意,称蒯祥为“蒯鲁班”。

从1436年到1440年的时间,蒯祥设计、修建组织工匠们修建了紫禁城的大部分工程,皇帝朱棣也对他不断的进行册封,从最初的工匠到后来的工部左侍郎可谓是相当的荣耀。在修建紫禁城的时候,蒯祥在建筑学上的天赋着实让所有人吃惊,他设计的每项工程在建成后,无论是位置、距离还是尺寸,和设计图简直是完全吻合,丝毫不存在浪费物料和豆腐渣这种事情。除了负责紫禁城的总设计外,蒯祥还负责了长陵、献陵、隆福寺、西苑宫殿群、裕陵等工程。

除了在建筑上的造诣,蒯祥的品格也是人们津津乐道的事情,虽然他的功劳很大,位高权重,但他给人的印象始终是谦谦有礼、勤俭节约,在蒯祥晚年的时候,他多次提出想要归隐,但每当宫里有重大建筑工程的时候,负责人们都会找到蒯祥请他指点一二。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