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长和同学,觉得学霸成绩好的原因是因为如下因素:

1. 学霸天生智商高,领悟快?

2. 学霸天天不睡觉,睡觉时间都拿来看书?

3. 学霸不爱打游戏看小说,爱好只有读书刷题?

4. 学霸吃饭、上厕所、走路的时间都拿来背单词?

……

年级前5名、北大管理系的一位学霸说,学霸其实也是普通人,不普通的是学习方法和思维模式。

只要掌握了学霸的方法和思维,学渣也可以逆袭成为学霸。

大多数学生不会学习,努力只是自我安慰。

不少同学认为,学霸高分是因为熬夜看书、牺牲休息时间、不断做题背书。

然而,熬夜学习只是普通学生的自我安慰,效率不能提高不说,还严重影响精力和情绪,白天上课无法集中精神,得不偿失。

还有一些同学,学习只懂低头苦读,不懂制定明确的目标和计划,不懂定期反馈和分析错题,盲目学习也沦为自我安慰的另一种手段。

所以,身边大多数同学都是不懂如何学习的!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系的学霸曾恒,来自新疆,高一凭借优异成绩插班进入辽宁一所高中就读。然而,他刚入学时就深感自己跟不上身边同学。

身边同学早已自学过高一课程,试做英语高考试卷能得120分,且班级同学都有参加过初中理科竞赛,刚入学就表现出超强的难题解决能力。

而曾恒入学一周后才见到高中课本,高考英语试卷在他眼里是“天书”,连理科的基本问题他都没弄清楚。理所当然的,曾恒高一的成绩排名年级倒数。

当时的曾恒无时无刻都感受到与同班同学的巨大差距,这给他带来巨额的压力和“失重感”。

渐渐地,曾恒变成了不敢举手发言、不敢请教老师同学、不敢课堂交流的自卑学生。

有一次,坐在曾恒后桌的学霸请教了曾恒一个物理知识点,曾恒回答正确后受到学霸称赞,这让曾恒第一次感受到自信。

之后,曾恒不断靠类似的小成就慢慢的重塑自信,逐渐融入高中学习。同时,曾恒发现,通过做题,自己的具象思维能慢慢转变为适应高中的抽象思维。

并且,他开始制定明确目标和长远计划:高一考进全级前100名,高二考进全级前50名,高三考进全级前30名。他不断把这些大目标拆解成一个个小目标,逐一攻破。

此外,曾恒与班里学霸交流了学习方法,对自己的学习习惯不断进行调整,并坚持执行:不熬夜,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对试卷做技术性分析,整理错题本……

经过两年半的厚积薄发,曾恒成功达到了自己的目标,考入了人大法学系。

像曾恒这种从学渣逆袭成学霸的例子,还有很多。

他们能够考进一流大学,靠的并不是天资聪颖,而是调整学习心态,改变学习方法,努力坚持

同样,普通人如果掌握了学霸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模式,一样可以逆袭成学霸,考入一流大学。

然而事实上,身边至少有70%的人不会学习。

但几乎每个学霸们都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学习是有方法的,方法是可以复制的,逆袭是可以的。

有人曾给全国多个省份的高考高分学霸进行独家调查,调查学霸如何学习。 调查结果与多数人对学霸的“刻板印象”有诸多差异。

大多数学霸并非只是“沉迷学习,日渐消瘦”的“解题机器”。相反,他们在生活上志趣多样:文学、电影、音乐、游戏、运动等领域都各有涉猎,会通过各种爱好来减压。

比如,广西理科学霸曾楷徽喜欢借助游戏和看欧冠、NBA来减压。基本上每个周日下午他都会打《英雄联盟》。“学校把大家的日程安排得很满,唯一玩游戏的机会就是周日下午,所以就抓住这个机会好好休息。“

另外,学霸特别重视劳逸结合,不会像大家认为的“学到废寝忘食”“熬夜不睡觉”。

贵州理科学霸燕鸿伟表示,作息规律对学习非常重要。他在高一高二时,晚上11点入睡,早上6点半起。进入高三,最晚不超过12点半入睡,早上也是6点半起,每天保证午休半小时。

同样会玩、会休息,为什么学霸的成绩就比普通学生要好?

他们在学习上名列前茅,靠的究竟是什么呢?

各市高考状元、各科满分学霸总结了自己的学习生活,最重要的因素莫过于以下5点:

1、应考心态稳定

2、持之以恒的努力

3、良好的学习氛围

4、带着兴趣学

5、有清晰的学习计划和执行力

而谈及学习技巧,虽然每位学霸都有适合自己的方法,但万变不离其宗,这些学习方法的核心都是不变的。

有人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后,从学渣逆袭成学霸,最后考上了国内一流大学。这种例子太多太多了。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