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世紀交易”後不久,針對萬達退出文旅的說法,王健林曾做出澄清,稱萬達集團一直看好中國文化旅遊行業的發展前景,未來將繼續在全國投資大型文旅產業項目。上海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總監嚴躍進向21世紀經濟報道表示,從近期頻繁的對外投資來看,萬達已經基本走出了流動性危機,且萬達正試圖以文旅項目爲主要切入點,重新做大蛋糕。

原標題:一週內簽下1000億投資合同 那個“大手筆”萬達又回來了?

經過一段時間的低迷後,豪氣沖天的萬達似乎又回來了。

5月15日,萬達集團官網發佈消息稱,瀋陽市政府和萬達集團簽訂全面戰略合作協議。萬達將在已完成投資250億元的基礎上,再投資800億元,涉及項目包括佔地4000畝的文旅項目、醫院、學校和5個萬達廣場。

針對“投資不過山海關”的說法,萬達集團董事長王健林給出了三個投資瀋陽的理由:瀋陽經濟已從谷底回升、瀋陽投資營商環境發生深刻改變、萬達在瀋陽有過成功的投資經歷。

此前的5月9日,萬達與潮州市政府簽訂全面戰略合作協議,在文旅、體育、影視、會展、演藝等領域展開全方位合作,其中包括投資200億元建設一個大型文旅項目。

短短一週內,萬達已經簽下了1000億元的投資協議。而據21世紀經濟報道不完全統計,自去年9月以來,萬達先後落子延安、蘭州、潮州、瀋陽四地,總簽約投資額超過1500億元,其中大部分資金投向了文旅項目。

種種跡象表明,萬達的負債危機已經逐步解除,文旅項目有可能再度成爲公司復甦的抓手。

“熟悉的節奏”

文旅項目曾是萬達第四次轉型的重要支點,但由於公司遭遇流動性危機,2017年7月19日,萬達、融創、富力三方完成一份“世紀交易”。其中,萬達將旗下13個文旅項目91%的股權售予融創,作價438.44億元。同期,萬達旗下的長白山國際旅遊度假村等文旅項目也被出售。萬達僅保留少量文旅項目。

此後,萬達集團的對外投資迅速放緩,去槓桿、降負債成爲主要任務。但萬達並未完全放棄這一產品類型。

“世紀交易”後不久,針對萬達退出文旅的說法,王健林曾做出澄清,稱萬達集團一直看好中國文化旅遊行業的發展前景,未來將繼續在全國投資大型文旅產業項目。

2017年8月,王健林在甘肅表示,將在蘭州市投資建設一個大型文化旅遊項目。一年多後的2018年11月,這一項目終於落地。蘭州市與萬達集團在北京簽訂協議,蘭州萬達城將落戶該市,項目佔地約1300畝,總投資近300億元。

從這時開始,萬達文旅投資的步伐開始加快。

2018年12月,延安市政府與萬達集團在北京簽約,雙方將共同打造紅色主題文化旅遊項目——延安萬達城,項目佔地約1900畝,項目總投資120億元,其中文旅投資約40億元。

2019年5月,萬達又先後和潮州、瀋陽簽署戰略合作協議,總協議投資額超過1000億元。

據不完全統計,世紀交易後,萬達的對外投資總協議投資額超過1500億。業態涉及文旅、酒店、商業地產(萬達廣場)等,還涉足醫療、教育和體育等領域。從投資額度上看,文旅項目無疑是其中的重點。

上述項目中,除延安萬達城的體量略小,其餘幾個項目的規模和投資體量,均達到了“世紀交易”前的水平。有觀察者稱,從近期頻繁的投資動作和投資標的特徵來看,業內又發現了“熟悉的節奏”。

此外,今年3月28日,萬達還成立了大連萬達城文化旅遊開發有限公司,註冊資本金爲1億元,由萬達地產集團100%持有。這也意味着,下一個萬達城有可能落戶大連。

截至21世紀經濟報道發稿時,萬達方面並未對記者的採訪需求做出回覆。但外界普遍認爲,萬達正在快速走出負債危機,並有重新“重倉”文旅項目之意圖。

可持續性仍存疑問

萬達的資金鍊危機始於2017年,爲應對現金流的緊張,萬達在出售大批文旅項目之外,還將大部分海外地產項目出售。這也使得萬達集團的總資產縮水了超過20%,到2018年末,萬達的資產規模降至6257.3億元。

與此同時,2018年1月,騰訊、蘇寧、京東、融創等外部投資者斥資340億入股萬達,收購了萬達商業香港H股退市時引入的投資人持有的約14%股份。

儘管在2018年和2019年都提出“降負債”的目標,但在完成了出售資產和引入投資者這兩項主要操作後,萬達的資金壓力已經大大減輕。2018年2月22日,王健林曾表示,“萬達經受住壓力,經受住風波,並且通過自己短短半年的努力,基本上扭轉了局面”。

這也爲萬達重新投資文旅項目提供了條件。上海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總監嚴躍進向21世紀經濟報道表示,從近期頻繁的對外投資來看,萬達已經基本走出了流動性危機,且萬達正試圖以文旅項目爲主要切入點,重新做大蛋糕。

他認爲,萬達的文旅項目體量大,作爲城市綜合開發的一部分,可以很好地形成區域輻射力。因此,萬達重拾文旅項目,是看中其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另據21世紀經濟報道瞭解,無論在總部還是項目上,萬達正在爲文旅業務招兵買馬,以彌補“世紀交易”後人員大量流失的空缺——除了大量項目人員離開,萬達還在去年10月將萬達原文旅集團和13個文旅項目的設計、建設和管理公司售予融創。

大型文旅項目的投資規模大、運營機制複雜,不僅對公司的管控能力有着極高的要求,而且容錯率低,風險點多,一旦某個小節點出現問題,就有可能影響全局。再度重倉文旅項目後,萬達是否對原有的開發運營模式做出優化調整,目前尚不得而知。

但外界對萬達重啓文旅項目的前景仍然抱有樂觀情緒。某離職萬達員工向21世紀經濟報道表示,相比融創,即使在遭遇人員大量流失後,萬達做文旅項目的優勢仍然更大。因爲要同時操作多個大型文旅項目,除資金實力外,還必須有強大的管控能力和執行力做匹配。在這方面,萬達的基因更加適合。

不過,嚴躍進仍然強調,文旅項目的投資規模大,運營週期長,對劫後餘生的萬達來說,是否有能力持續獲取,並平穩地進入建設、運營期,仍有待繼續觀察。

他還指出,騰訊、蘇寧、京東、融創等外部投資者進入後,萬達曾對業務架構進行調整。網絡科技業務不再以業務集團的形式來運作,萬達商業分拆爲萬達商管集團(輕資產業務)和萬達地產集團(重資產業務),並與文旅集團和金融集團一起,構成新的四大業務集團。現階段,將萬達商管運作上市,應是萬達的一項業務重點。相比之下,文旅業務在公司內的重要性尚不明確,因此,該項業務能否持續得到公司資源的支持,也存在一定疑問。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