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不愛了也不明說,往往意味着什麼?

01

網上聽過一句話:“人人都喜歡真話,可卻不是所有人,都能夠承受真話背後的殘酷。”

不知道你們有沒有發現,人與人相處交流的話,多多少少都帶有一些修飾性。

或者有些時候詞不達意,一個動作一個眼神就足以說明了。

我們難以把真話說出口的原因,是爲了維繫一段來之不易的關係,不愛了也不願意去扼殺。

愛情亦是如此,表白的時候句句擲地有聲,分手卻分的稀裏糊塗不明不白的。

男人不愛的時候,表面上看波瀾不驚,其實內心早已暗流湧動了。

當感情燃燒殆盡的時候,男人爲什麼不選擇“明說”呢?這裏可是大有原因在!

男人不愛了也不明說,往往意味着什麼?

02

【不明說,是害怕自己有負罪感】

前段時間和朋友聊起前任,她嘆了一口氣:“想想那時候的自己,真的好卑微。”

她和前任是異地戀,在一起差不多大半年的時間了,見了不過三次面。

我朋友把去他的城市當作自己努力的目標,礙於工作原因一直耽擱着。

但與此同時,讓我朋友漸漸失去動力的導火索,就是男友開始有一絲的“疏遠感”

三天兩頭選擇性回覆消息不說,甚至直接不回覆消息,我朋友等不及了給他打電話纔出現。

男友總是解釋道,自己最近太忙了,別想太多。

你看,當男人逐漸對這段感情產生厭倦的話,就會開始有意無意地找藉口爲自己開脫。

那麼既然感情即將走到盡頭,爲什麼男人不明說呢?

無非就是因爲三個字:負罪感。

男人不想提出分手,是因爲他更希望女人能夠識趣地退出這段感情。

看似是把感情的主動權和選擇權交給女生,但事實上是想要減少自己的負罪感,無需頂着“渣男”的頭銜,從而心安理得地投入下一段感情中。

“食之無味,棄之可惜”,這句話幾乎可以完全概括這種男人的心理。

男人不想做這個罪人,難道就理所當然的讓女人來背鍋嗎?

這,不是一個男人該有的氣度。

男人不愛了也不明說,往往意味着什麼?

03

【好好說分手,是對彼此最大的仁慈】

記得有網友是這麼形容男女對待感情矛盾的區別:“女人傾向於糾纏,男人傾向於逃避”

談戀愛的女人,最害怕遇到的就是這種逃避的男人,用冷暴力的方式逼着你離開。

或許就有男生會解釋:直接說分手,會傷害到她呀!

可明說,總比遮遮掩掩要好上一百倍吧。

同事櫻子告訴我她有個閨蜜,就是因爲冷暴力而分手的。

對方在外偷歡什麼也不說,無緣無故就消失了兩週,櫻子閨蜜急得團團轉,茶不思飯不想的。

櫻子說那段時間,閨蜜的眼睛都是又紅又腫的,整個人憔悴了許多。

女人完全沒有想是男生故意迴避自己,而是擔心他會不會出事,有沒有遭遇意外。

看,男人的遮掩怎會是溫和的處理方式呢?反倒是把女人逼入愛與不愛的糾結痛苦中,這纔是真真實實的傷害。

實際上,女人並沒有男人想象中的那麼脆弱,好好說分手,對彼此都體面。

分手乾脆一點,有什麼不好?

男人不愛了也不明說,往往意味着什麼?

04

前幾年有個很火的“感情測試”,據說一抓一個準:給你的對象發一句“我今天喫藥的時候看到一則新聞”,從對象的回覆看出他是不是真的“愛你”。

回覆“你怎麼喫藥了”→“愛你”。

回覆“什麼新聞”→“不愛你”。

雖然只是調侃,但是如此的感情測試只是畫蛇添足多此一舉罷了。

男人一旦不愛了,無需測試,也無需他明說,都能在一舉一動中表現出來。

走路的時候自顧自的往前走、用各種理由搪塞你、無緣無故不回覆你的消息……

不愛,都是從一些小細節開始,是逃不過一個人的眼睛的。

在這個高效率的時代,連談戀愛都講究“效率”。

我們能接受愛,也可以接受不愛,既然男人礙於去結束一段感情,倒不如自己主動放手。

不枉相愛一場,也不怨相忘於江湖。

今日話題:男人不愛了也不明說,往往意味着什麼?(歡迎大家,參與留言)

- END -

作者:素知往

向來緣淺,奈何情深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刪)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