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所有人提個醒:“別等到離婚了,才明白這些道理”

在婚姻中,無論是學會如何去表達愛,經營一段關係,還是維持一段婚姻中感情的新鮮保持度,都是人生中的一項必修課。

這項課程,需要細細鑽研,通過較長一段時間的學習,纔會有顯著的效果,並且沒有任何的捷徑可言。

最好的婚姻關係,靠的不是濃情蜜意的感情基礎,不是金錢物質維持的奢靡生活,更不是隨口談論的寥寥數語。

它需要籌劃,需要判斷,更需要不斷地解決一項又一項的問題。

世界上有什麼真正完美的事嗎? 當然沒有。

給所有人提個醒:“別等到離婚了,才明白這些道理”

包括婚姻,也沒有一個人可以達到最完美的狀態。因爲人有了情緒,有憤怒的一方就需要包容的一方,有蠢笨的一方就需要智慧的一方,有付出的一方也就有享受的一方。

所以婚姻,相輔相成,只有通過夫妻之間的相互配合完善,纔可以達到盡如人意的結果,可能不是很完美,但卻知足。

也許很多時候,有的人在婚姻中沒有學習到怎樣纔是真正維持這個感情的方法,到了婚後,卻是醒悟甚多,不過那時候,已經有些太晚。

在這裏,給所有人提個醒:“別等到離婚了,才明白這些道理”。

01.婚後,日漸相處的過程中,你們的“不同”逐漸顯露

給所有人提個醒:“別等到離婚了,才明白這些道理”

沒有兩個人是天造地設的一對,就如生長環境和人生閱歷來看,每個人都不同。

並且這些不同,會導致兩個人在婚姻中產生各項的差異性。

這種差異,或許在行爲上,或許在生活習慣上,也有可能在對待家庭的觀念上。

行爲上:兩個人的處事風格不一樣,一個人做事果斷決絕,一個人做事顧慮過多。

生活習慣上:比如一個人懶散,一個人喜歡運動,一個人早上喜歡喝咖啡,一個人喜歡果汁。

家庭觀念上:一個將家庭看得很重全身心的投入家庭,一個只將家庭看作一部分希望有自己得私人空間。

給所有人提個醒:“別等到離婚了,才明白這些道理”

這些不同看似簡單,但是一旦爆發,就一定要有一方去容忍另一個人和自己的不同,如果兩個人因爲這些不同,繼續相互的排斥,那麼這段婚姻關係也自然而然的會在某一段路上截止。

02.你們曾經眼中“理想化”的對方,會在婚後慢慢的轉爲現實

婚後你們因爲長久的相處,關係漸漸變得越來越近,對於彼此之間的熟悉程度也大大加強,戀愛時覺得對方身上的那些發光點,也漸漸的覺得十分普通變得毫不起眼。

當有色眼鏡慢慢的被摘下時,看到的真實光景也會緩緩顯露,這個時候的你,要以什麼樣的心態去接受對方的平凡普通,都需要自己做下決定。

給所有人提個醒:“別等到離婚了,才明白這些道理”

所以,婚姻是會把很多婚前那些美好的夢幻給打碎掉的東西,是否能夠接受,又要怎樣接受那都是要看你自身的拿捏了。

03.過於計較“付出和回報”只會讓幸福感變得低迷

許多戀人在交往的時候,是會完全變成了另一個樣子,想要不斷地去付出,而這些付出往往是不需要對方去回報的,久而久之也許帶着這樣的習慣慢慢進入了婚姻。

但是長久的付出而沒有回報,會造成一種個人的“餘額虧空”,這個時候,付出的人感覺到心力交瘁,收到付出的人覺得對方給予的東西慢慢變得匱乏。

於是,感情就會慢慢下降,一個人被索取的過多已剩無幾,一個人因爲得到太少而內心不滿。

給所有人提個醒:“別等到離婚了,才明白這些道理”

我們需要知道,只要是在婚姻這個狀態中,每個人所付出的東西,和被回報的都必須達到一個平衡點。

這不僅是能夠維持住這段婚姻的最佳保障,更是爲感情做好穩固現狀的最好方案。

沒有誰的婚姻是能夠一直平穩沒有波瀾的,每個人一生需要經歷的考驗和選擇也都無法逃避。

所以,這門婚姻中的必修課,每個人都要細心學習,好好掌握,至於得分,是高是低,都取決於你的應對方式了。

今日話題:你在婚姻中,明白這些道理嗎?(歡迎大家,參與留言。)

- END -

作者:素知往

向來緣淺,奈何情深。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刪)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