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清明上河圖》畫的是清明節嗎?

清明節了,滿腦袋藝術細胞的萃花不由自主地想起了《清明上河圖》(張擇端版本),但是《清明上河圖》中的“清明”,真的是指清明時節嗎?

△ 北宋 張擇端 清明上河圖(長卷)絹本設色北京24.8x528.7

在古代,清明只是二十四節氣中的一個,恰逢初春,萬物生長,適合踏青郊遊。古代曆法中,清明之前是“寒食節”,祭祖冷食,後來連帶着清明,一起成爲了一個節日,所以這一天大家燒紙祭祖,也踏青郊遊。祖先的內心:

張擇端版本的《清明上河圖》似乎就是描繪汴京人民清明時節的各項活動的風俗畫。但是關於這一說法,學術界衆說紛紜,且看各家如何自圓其說。

《清明上河圖》畫的當然是清明節啊

近當代美術史家鄭振鐸、徐邦達、張安治等均主張“春景”之說,即此畫所繪爲清明時節的場景,祭祖和踏青具存。

因爲畫中有祭祀用品販賣小攤,應當是臨近清明臨時出攤、有書生觀水賞魚(這可是清明期間重要的娛樂活動之一),更重要的是,畫上宋徽宗的題詩,詩中有“水在上河春”一句,不過在畫上此部分由於流傳失散了。

△ 街邊紙馬小攤

△ 書生在河邊觀水賞魚

《清明上河圖》其實畫的是秋景!

據北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記載:每年農曆十月,汴京始“進暖爐炭,幃前皆置酒作暖會”。而畫卷右邊起,有馱負10簍木炭的驢子。因而清明節前後進暖爐炭,有違宋人生活習俗。

孟元老和張擇端生活在同一時代,《東京夢華錄》更是研究北宋汴梁風土民俗的重要資料,所以應該可信,國內也有很多學者持同一觀點。

《清明上河圖》的清明根本不是節氣!

上世紀80年代有學者考證指出,《清明上河圖》中的“清明”既非節令,亦非地名。這裏“清明”一詞,應當是畫家張擇端進獻此畫爲拍宋徽宗馬屁,歌頌政治清明而得。

徽宗朝時,張擇端曾在翰林書畫院供職,此畫的第一位收藏者便是宋徽宗,據記載這幅畫有宋徽宗的瘦金體題簽、雙龍小印,由於年代久遠、流傳經手人數太多,卷首部分已經失傳,但持“清明並非節氣,而是政治”這一觀點的學者不在少數。

可見畫家本意在稱頌盛世、討大boss歡心,那麼說《清明上河圖》的清明指政治形勢,似乎也是有理有據。

至於哪種說法令人更信服,自然是見仁見智了,你們覺得呢?

一個彩蛋

歡迎關注藝萃WX,回覆【清明上河圖】,就可以獲取超過30億像素的高清無碼《清明上河圖》哦,說不定你還能發現更多有趣的細節呢!

更多內容,請關注”藝萃”

本文爲藝萃原創,轉載請私信藝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