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但由於信息閉塞,加上知情友人不願胡適夫婦傷心,因此直到60年代初,胡適臨死前立遺囑時,還特意安排了留給胡思杜的財產,至死不知小兒子早已不在人世的消息。儘管有學校願意聘請胡思杜去執教,但胡適認爲兒子學術根基尚淺,還需多讀書多鑽研,於是將他安排在了北京圖書館工作。

在民國初年,與別的傳統家庭一樣,著名學者胡適,也被自己的母親包辦了婚姻,迎娶了容貌並不出衆的江東秀。但與郭沫若、徐志摩等人不同的是,胡適沒有逃避,而是選擇接受了這段婚姻,來避免傷害到母親和妻子這兩位最愛他的女人。

胡適被兒子撰文痛罵,他默然不語,對妻子的解釋令人心酸

婚後二人夫妻生活雖然平淡,但也算相敬如賓。幾年之後,江東秀爲胡適生下了2個兒子、1個女兒。胡適給小兒子取名爲胡思杜,爲紀念胡適本人的哲學導師——杜威先生之意。

胡適從小非常注重對兩位兒子的培養。然而,小兒子思杜似乎沒有繼承胡適當年的才氣,雖然在美國留學多年,但胡適認爲其“學無所成”。儘管有學校願意聘請胡思杜去執教,但胡適認爲兒子學術根基尚淺,還需多讀書多鑽研,於是將他安排在了北京圖書館工作。(下圖右一爲胡思杜)

胡適被兒子撰文痛罵,他默然不語,對妻子的解釋令人心酸

1948年冬,胡適攜家離開大陸,而胡思杜由於與父親理念不合,選擇了留下。從此以後,胡適和江東秀夫妻就再也沒有見到過自己的小兒子。由於胡適作爲知名學者,對國內外都具有很大的影響力,爲了與父親劃清界限,胡思杜在報紙上發表署名文章《對我的父親——胡適的批判》,以激烈的言辭批評了自己的父親,以表明自己的堅定立場。

胡適讀了文章後,沉默了很久,對人說,此文是奉命發表的,不是思杜的真心話。後來,胡適又黯然地對妻子說道,我之前以爲思杜只是沒有說話的自由,可沒想到他現在連不說話的自由都沒有。

胡適被兒子撰文痛罵,他默然不語,對妻子的解釋令人心酸

後來,胡思杜還是沒有承受住各界的壓力,選擇了自殺。但由於信息閉塞,加上知情友人不願胡適夫婦傷心,因此直到60年代初,胡適臨死前立遺囑時,還特意安排了留給胡思杜的財產,至死不知小兒子早已不在人世的消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