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至,有一个话题,在今日不能回避,那就是生死!

那么,面对孩子,我们又该如何谈论这个话题?给孩子的死亡教育、生命教育,要不要做?怎样做?

这些解释死亡的方式,你更赞同哪一个?

隐瞒型:孩子大了自然会慢慢明白

文女士老家安庆,他与丈夫在合肥工作,孩子只有十多岁。因为夫妻俩平时工作繁忙,孩子从小便由外婆来照顾,外婆还时常接送孩子上学,因这段缘故,文女士的儿子与外婆感情十分深厚。

但去年的一场意外,却让孩子永远地失去了外婆,文女士也极为伤心,但在选择是否告诉儿子真相时,两口子却犯了难。

文女士说:“因为儿子的性格有些脆弱,我们都怕他无法接受外婆突然去世的消息,所以我和丈夫一直没告诉他真相,只是说外婆很忙,她回老家盖房子去了。”

文女士和老公的想法是一直不告诉孩子,因为他们觉得,等到孩子长大了,他自然会慢慢明白真相。

直白型:孩子跟着我一起哇哇大哭

和文女士的情况类似,张女士的母亲去世时,孩子只有5岁多。

“孩子也是从小被外婆带大的,当时我知道妈妈去世了,我自己也没有控制好情绪,所以一把就抱住孩子哇哇大哭,并且告诉了孩子外婆的死讯。孩子一开始还有些愣神,我又告诉她,‘你再也看不见外婆了’,于是她也跟着哭了起来。”

事后她很后悔直截了当地告诉了孩子,因为她感到小家伙似乎受不了这样的打击。

间接型:借助绘本来解释

和很多家庭一样,王先生夫妇由于工作原因,便将7岁女儿放在爷爷奶奶家。女儿与爷爷奶奶朝夕相处,感情深厚。

但是近年来爷爷身体一直不好,并于今年年初去世,刚开始,他们不敢直接告诉女儿,怕她接受不了,因此他开始向朋友圈寻求朋友的帮助。后来,一位朋友向他推荐了一本名叫《汤姆的外公去世了》的卡通绘本,他便买了这本书,并慢慢开导孩子。

对死去的亲人,我们有比悲伤、哭泣更好的方法去怀念他们。这本书告诉孩子,“生命有终点,但爱延绵不绝”。

比喻型:生命就像一棵大树

来自河北石家庄的刘先生,他的侄子今年只有十多岁,在他的爷爷去世时,一家人思考了很久,决定用一种特殊的方式,来告诉孩子爷爷的死讯。

“我们告诉他,生命就像一棵大树,是连绵不绝的,春天会发出新芽,到了秋天,树叶就会掉落下来,落到泥土里,成为大树的养料,爷爷就像是秋天的树叶,而你正是春天的新芽,在你的血液里,永远都有爷爷留下的‘养料’,所以不要太难过,爷爷的生命其实还在你的身上延续着,就像你的心里,永远会给爷爷留下一个位置。”

在给孩子讲“死亡”时,这些事一定要让孩子知道

在对孩子谈“死亡”时,无论大家更倾向于哪种方式,其实都有一定的道理。但是,还有一些基本的事实和理念,是需要我们必须去明确的。

生命的本质就是有生有死,我们应该引导孩子以积极、健康的心态去面对死亡,从而让孩子学会珍惜生命,珍爱世界。

让孩子从小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一定不能漏掉“死亡教育”这重要的一环。

正确认识死亡,死亡并不可怕

幼儿园里,一个叫蒂米的男孩患脑癌去世了。是说蒂米转学或者出远门了,使孩子们平静地淡忘蒂米的消失,还是告诉孩子们这个不幸的事实?

美国老师黛尼尔选择了让孩子们围坐在她身边,轻轻地告诉他们:“脑瘤使蒂米的大脑停止了工作,使他的身体停止了工作。就这样,蒂米死了。”

之后当她分发学习用品或组织幼儿游戏时,总有孩子说:“老师,您忘了蒂米的那一份。”她也总是回答:“蒂米还在这儿吗?他还能回来吗?”孩子们终于知道:蒂米死了,不会再回来了。

想过把蒂米生前使用的小桌子搬走的黛尼尔,最后还是组织孩子们讨论如何使用蒂米的桌子。于是孩子们将蒂米的桌子抬到活动室的一角,摆上他生前最喜欢的恐龙玩具和与恐龙有关的书。

并在每本书的扉页上写道:“送给特别喜欢恐龙的我们的朋友——蒂米。”

这使孩子们明白:蒂米死了,不会再回来了,大家很悲伤,但蒂米和大家在一起的日子永远难忘。

儿童“死亡教育”两大基本目标:一是坦诚面对死亡事实,正确认识死亡;二是同时把它作为情感教育的一部分。

虽然生命已逝,但爱永远存在

一位普通的美国小学教师,发现全班同学集体喂养的小白兔“玫瑰”死了之后,孩子们都很悲痛,情绪波动很大。

于是这位老师立刻计划开展一次与家长协同的死亡情感教育课,帮助孩子们度过失掉“伙伴”的悲痛。她给每位家长写了一封短信说明情况,并告诉家长们:

“‘玫瑰’的死令孩子们悲伤,这可能会使孩子们想起他们喜爱的人或宠物的死。我们将在明天集合后,邀请孩子们参加一个讨论会。大家一起制作一本关于‘玫瑰’的纪念册,来追忆与‘玫瑰’在一起的美好时光和表达对它的思念。另外,在最近一段日子里,有些孩子可能会经常提起‘玫瑰’,有些孩子可能会变得沉默寡言。请您体谅孩子的情感表现。”

在理解死亡的基础上,我们更要尊重生命

在懂得死亡的基础上,我们更需要让孩子懂得追寻生命的意义。

有限的肉体生命与无限的精神生命对应,才使人生变得充实;有限的生与无限的死对应,才激发了人类崇高而伟大的生命激情。死亡并不是生活的敌人,而是生活的朋友。因为死亡意味着我们的生命是有限的,有限的人生才显出时光的宝贵。光阴世界给我们的,让我们暂时保管一下,因此,我们必须尽最大的努力去承担这项重任。

一位外国作家比方说,我们就像一群孩子,被允许在一个大的花园里度过一天的时光。我们在花园里度过的这一天对每个人而言都是不同的,但是如果我们懂得去欣赏、去体味,这一天中其实有着看不完的美景,享受不尽的欢乐和幸福。在这一天结束的时候,万能的花园管理员——死神就会出现在每个人的面前,然后会告诉我们:“天已经晚了,该回家了。尘世的孩子们,到了你们睡觉的时间了。来吧,你们累了,躺在自然的怀抱中好好地安息吧。”

在进行死亡教育时,这些方面家长一定要注意

关于死亡问题,坦然回答不要躲闪

面对这类问题时,家长要很坦然地告诉孩子,不要紧张,不要恐慌,也不要吓孩子。更不要刻意躲闪孩子的问题,因为这样反而更易激发孩子的好奇心。

有观点认为,孩子从3岁左右开始,特别是5、6岁时,便可能对“死亡”的概念发生兴趣。但因心理发展阶段不同,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对死亡的理解也有差别。

对最初接触死亡概念的孩子而言,“死亡”只是他们听到的一个新词汇。即使知道某人“死了”、“去世了”,也不会像成人一样产生痛苦体验。

但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就会逐渐对“死亡”有了模糊的认识,但还不大明白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又发现大人们对这个话题非常敏感、忌讳或禁止谈论时,就有可能把死亡这个概念和可怕的东西联系起来,进而产生恐惧。而家长要学习的是,如何巧妙引导和解释孩子面对死亡时所产生的“为什么”。

要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

对孩子来说,亲人离世打击非常大,一方面,自己亲近的人突然走了,他会感到孤单、无助;另一方面,看到大人伤心痛苦,他自己内心的恐惧感会加深。大人在发泄自己情绪之后要尽量给孩子更多的关爱,让他感觉到,虽然一个亲人去世了,但对他的爱并没有减少,让孩子有足够的安全感,这时候,他也愿意将内心的感受讲出来。

要把握时机选择场合

如果孩子想问,就告诉他,可以通过一些合适的机会和合适的场合;但如果孩子没有问,也没有必要一定让孩子去理解。

“记得我儿子在养金鱼时,纯粹就是玩,一会儿拿网兜捞,一会儿用纸杯抓。我告诉他,如果总这样,金鱼会死。结果儿子回答说,死了也没事,要不,给乌龟吃吧。”回忆这件事时,一位妈妈说,显然这个时候孩子对于死亡还一点都不懂,这样的时机并不适合给孩子深讲。

每个孩子的性格不同,教育也应有差别

外向的孩子,一般会将自己的困惑讲出来,这时候,家长应该科学地、实事求是地告诉他这个事实:死亡是生命中的一个过程,就像大自然中花开花落一样,每个人都要经历。

性格内向,适时探讨消除偏差——内向的孩子一般不容易表露自己的情感,即使有问题也会憋在心里。他们常常遇到一些困惑,总是想凭借自己的能力去解决,比如,关于死亡的困惑,他们很可能上网去查。作为父母,在平时尽量给孩子创造一个宽松的氛围。

在死亡教育中,更要突出生命教育

在死亡教育的过程中要突出生命教育,强调生命的价值所在,正是因为我们都会死亡,生命或长或短,我们都会离开这个世界,不管是以什么方式,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更加珍惜生命,挖掘自身潜能,尽力去完善过程。

我们不仅要关注逝者,还要关注生者,要努力让至亲活在心中,但悲伤不能留在心中。谈死亡教育,我们不光是为了守护生命,更要守护生命的尊严。

随着年龄增加,我们对死亡会有不同感受。

要让孩子知道,当我们真正理解死亡的那刻,

你会明白谈死亡,最终谈的是爱,还有坚强的心。

本文编辑|郭可畅

文章来源|

钱江晚报《清明节,如何给孩子解释死亡?》

光明社教育家《清明节,如何跟孩子谈论生死?你可以这样做|关注》

文汇教育《当我们说死亡,其实是在说对生命的尊重》

积木育儿《不慌,不忙,这样给孩子做死亡教育》

简书《清明节,让我们和孩子谈谈死亡》作者:袁卫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