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台州這些海鮮“最怪“喫法,越怪越愛喫!

來源:大溫嶺平臺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

蝦蟣炒糕喫

蝦蟣十分鮮美,外地人甚至一些本地人都以爲蝦蟣是蝦搗成的,實際上蝦蟣不是蝦,而是另有“玄機”,是學名劍水蚤的一種動物性浮游生物。

小小蝦蟣卻有着獨特的風味。可以鮮喫,也可以醃製,溫嶺人常喫的就是用米麪糕來配合蝦蟣,風味獨特。

辣螺和殼喫

天然的野生螺的尾部有辣味,辣螺是俗稱,很顯然,之所以“辣”字當頭,就因爲此螺的肉體尾部具備了辣的特點,舌頭上一沾,感覺就來了,非常好喫。

辣螺在全國沿海均有分佈。形體上也有小有大,小的和河裏頭的螺螄差不多,大的則有成年人的拇指般大小。溫嶺人通常連着殼一起用水煮,加料酒和鹽,待熟後用牙挑起裏面的肉後進行食用。

水潺做餅喫

最早的水潺餅是由漁民發明的,將水潺去頭、尾及刺,剁成魚泥滲入麪粉和老酒、生薑汁等,壓成圓形,烙熟即成兩金黃的魚香粉餅。

水潺沿海地區又稱龍頭魚,當地風俗龍頭魚制餅拿來招待賓客有吉祥、順利之意,故水潺餅沿習至今。

黃魚劈鯗喫

以前,溫嶺處處可見黃魚,黃魚是家常便菜,特別是海邊人家多得喫不了,於是,智慧勤勞的溫嶺人把黃魚製作成黃魚鯗,即所謂“黃魚割背劈白鯗”。

黃魚鯗又名白鯗,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適量的脂肪,有開胃、清火、生津、活血的作用,是婦女產後補虛的傳統滋補品。

制鯗以頭水黃魚爲好,技術要求“剖得準,醃得鹹,浸得淡,曬得白”。

鰳魚帶鱗喫

鰳魚帶鱗喫,說的是鰳魚的魚鱗營養價值也很高,是可食的,所以溫嶺人殺魚的時候,不會像其它魚一樣刮下鱗片,而是偏偏保存鱗片,與魚肉同食。

望潮水煮喫

望潮平日穴居海灘泥洞之中,潮漲時便爬出洞口張望,故名“望潮”。八月中秋潮水最大,故農曆八月捕獲的望潮也最爲肥大。望潮的喫法有生炒、紅燒、水煮等,都很鬆脆爽口。

不過,最新鮮的海貨適合最簡單的烹飪法,直接清蒸水煮更得原汁原味。把望潮放在沸水裏打幾個滾,就可撈上蘸着醬油、醋食之,味極鮮美。

夾起一個放在嘴裏,感覺吸盤還在收縮,味鮮至極。還沒來得及細細品嚐,刺溜一下望潮就滑進肚裏。

沙蟹搗醬喫

沙蟹是溫海潮間帶和潮上帶生活的優勢蟹類,穴居沙灘較深的洞中,一般在灘塗上較爲常見。

溫嶺人通常把捉回來的沙蟹用水洗乾淨,然後把洗好的沙蟹放到清潔乾燥的可搗臼的器物裏,之後用木棒搗碎沙蟹,後加料,拌勻裝瓶。

血蛤帶血喫

血蛤,肉嫩潤滑,鮮美異常,入饌味佳,令人垂涎。撥開殼可以看見血一樣的分泌液,所以稱之爲血蛤。血蛤很滋補,既補血又補氣,據本草綱目記載:血蛤“味甘性溫,功能除了補血外,還可以潤五臟”。

血蛤燒時不宜多煮,用開水略微燙一下就可以,否則寡淡少味。只要能撥開就可以,千萬不要等到它都張開了。都張開的話,裏面的血都流光了,就沒營養了。

所以有“血蛤生喫潤五臟”的說法,嘴饞的喫貨甚至生喫血蛤,認爲這樣鮮美,這也是溫嶺美食喫法中最令人稱奇的一種。

牡蠣烤火喫

溫嶺人爲了最大限度地保證蠣肉的新鮮,經常將蒜泥油、辣椒、調味料等放入剛剛撬開的生蠔內,再直接放到火上烤熟即可,既保證了蠔肉的新鮮還增加了蠔的野味感覺。

生蠔經過炭火慢慢烤制,充滿了誘人的香味,讓人難以抵抗,再搭配清涼的冰飲和啤酒,味蕾頓時跳躍了起來。

墨魚拌墨喫

許多人都不知道,墨魚的墨汁其實是能喫的。

墨魚的墨汁含有一種粘多糖,有一定的抑癌作用。墨魚的墨汁含有抗癌物質,日益受到公衆的關注。墨魚的墨汁經加工後,是一種貴重藥材,具有很好的止血功能。

海鰻風乾喫

溫嶺的大多數人家很喜歡在過年的時候曬上一些鰻魚乾,當然這是用海鰻魚曬成的。這是一道很美味的家宴冷盤菜餚,喫的時候蘸上一點醋,把淡淡的腥味帶走,品嚐起來就更是美味。

優質海鰻魚乾的肉質緊密,潔淨有光澤,食用方便,含水量少,可以避免微生物的污染,適合長期儲存。

你知道還有什麼海鮮怪喫法?說來聽聽

..........................................................................................

推廣合作| 商務聯繫

聯繫微信:wzad0577

廣告合作:18267827251(僅接受廣告諮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