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關於清明的這些事,你知道嗎?

這幾天清明小長假,大家夥兒在家玩兒嗨了吧,但是您知道清明都有哪些習俗嗎?

清明,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五個節氣,也是二十四節氣中唯一一個演變爲民間節日的節氣,與端午節、中秋節、春節併成爲中國四大傳統節日。這麼重要的日子,都包含有哪些傳統習俗呢?

掃墓

清明暮春裏,

悵望北山陲。

——孫昌胤《清明》

其實,掃墓的習俗由來已久,國人講究慎終追遠,與此觀念相適應的有關祭祀活動曾不勝枚舉,但隨着歷史的推移,這類活動現已大多式微,唯有清明時節的掃墓,傳承至今依舊不衰,因而被視爲生命力量最爲悠久的民俗之一。

插柳

楊柳青青江水平,

聞郎江上踏歌聲。

——劉禹錫《竹枝詞》

據說,插柳的風俗是爲了紀念農事祖師神農氏的。有的地方,人們把柳枝插在屋檐下,以預報天氣,古諺有:“柳條青,雨濛濛;柳條幹,晴了天”的說法。

踏青

不積跬步,

無以至千里。

——荀子《勸學篇》

在春風和煦的日子裏,健走、慢跑等相對安靜的運動更適合剛剛從寒冬走來的人們,這種走走停停、快慢相間的健走或慢跑可以穩定情緒、消除疲勞,也有改善心肺功能、提高身體代謝能力的保健作用。

放風箏

兒童散學歸來早,

忙趁東風放紙鳶。——高鼎《村居》

放風箏是清明節人們最喜愛的活動之一。古人相信若某人生病可將其病況寫或畫在扎制的風箏上,用線繫着風箏在空中放飛,讓它飛至高空就拉線剪斷,疾病災難便會隨着風箏一起飛走。後來,風箏也逐漸發展成廣爲流行的郊遊娛樂活動。

記者:郭超男

更多精彩內容敬請收看

每晚播出的

《鄭州大民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