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由于黄先生经常跑工地,之前有过偶然的咳嗽史,结合各医院的CT检查结果,我们考虑他的结节与肺曲霉菌病有关,即,炎症引起的结节,而非肿瘤,就建议他做个G试验(真菌(1-3)-β-D葡聚糖)、GM试验(曲霉菌免疫学试验)、痰培养和CT增强。进一步分析,专家们一致认为,黄先生属于典型的肺曲霉菌病后引起的空洞内壁结节,良性,无需手术,也无需随访。

“累,感觉就像虚脱了一样。”70岁的黄先生(化名)走进康大夫国际医院院长、浙江大学博士生导师梁伟峰诊室时,这样描述自己的身体状况。

过去的半年里,黄先生每天的心情就像坐过山车,上上下下,跌宕起伏,让他食不知味、夜不能寐的是眼下很多人闻之色变的“肺结节”。

3个多月前,黄先生终于下定决心接受了肺结节切除手术,手术很顺利,但他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不仅因为术后明显感觉体力不支,更因为这一刀白挨了。

跑遍杭城各大医院

却越问越纠结

黄先生,杭州人,中等身材,浙江某企业的高管,梁伟峰院长的老朋友。聊起他的经历,梁院长颇为感慨:

半年前,黄先生和夫人一起来到我的诊室。当时,他一脸惆怅,手里拎着好几袋片子,至少有十五六张,还没来得及寒暄,他就把所有的片子都摊在桌上问,他的结节到底要不要紧?

原来,两个多月前黄先生在体检中查出肺结节。和大部分人一样,他的第一反应是“该不会是癌吧?”。为此,他不停地向身边的人打听杭州哪个医院哪个医生看肺结节好,问到一个就去看一个,但他却越问越纠结,以至于吃也吃不好,睡也睡不香。

医生们给了他三个选择:

1.马上开刀。

2.良性结节。

3.先随访观察。

“问得我都想做个实验了。”黄先生说,“画‘正’字,最后哪个建议‘正’字多就选哪个。”

由于黄先生经常跑工地,之前有过偶然的咳嗽史,结合各医院的CT检查结果,我们考虑他的结节与肺曲霉菌病有关,即,炎症引起的结节,而非肿瘤,就建议他做个G试验(真菌(1-3)-β-D葡聚糖)、GM试验(曲霉菌免疫学试验)、痰培养和CT增强。

体检查出肺结节到底怎么办?为求心安他做了手术,结果后悔莫及

请输入图片描述

老黄的CT片,红色圈内为肺结节

为求心安

毫不犹豫地去做了手术

检查结果出来后,梁伟峰院长为黄先生安排了一次多学科会诊,有康大夫国际医院综合内科博士洪武军副主任医师(通过美国、加拿大医生执照考试,曾在加拿大行医),特聘浙大附属医院知名放射科专家等。

会诊过程一波三折。

当专家们发现黄先生G实验、GM实验和痰培养结果均呈阴性时,诊断一度陷入瓶颈。好在,黄先生的增强CT给了提示:

其结节影像上表现为一偏心性空洞,局部见一不规则壁结节,增强后壁结节无强化,符合真菌性空洞表现。

进一步分析,专家们一致认为,黄先生属于典型的肺曲霉菌病后引起的空洞内壁结节,良性,无需手术,也无需随访。

“他的G实验、GM实验和痰培养之所以呈阴性是因为其肺内的曲霉菌已经被杀死,病原体抗原阴性,且病程较长,这可以从结节上的钙化判断出来。”梁院长说。

明确诊断后,黄先生很高兴,紧皱的眉头一下舒展了,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谁知,当梁院长再次见到黄先生时,他却已经做完了手术。

为什么还要做手术?黄先生说,那天他回家后,心里确实稍微踏实了点,但还是有疙瘩。

后来,一个朋友建议他去看中医,说不定吃点中药能把结节吃散了。

见到中医师后,中医师的一句话把黄先生吓懵了。“他和我说,我的情况和他的邻居一模一样,他邻居不到半年的时间就没了。”老黄说。

从没做过手术的老黄就这么挨了一刀,虽然,他接受的是微创手术,但还是明显感觉到体力大不如前,用他自己的话说是“元气大伤”。

拿到病理报告发现是良性结节,并提示曲霉菌感染时,老黄的心里更不是滋味。

肺结节≠肺癌

关于肺结节你最关心的3个问题

“查出肺结节大部分人心里都会有疙瘩,这很正常,毕竟肺癌是威胁人类健康的第一大肿瘤,发病率高、死亡率也高。”梁伟峰院长说。

数据显示,全球肺癌新发病例约为209万例,死亡约176万例,分别占恶性肿瘤发病人数、死亡人数的11.6%和18.4%。我国癌症中心最新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肺癌新发病例约为78.7万例,死亡人数占全部恶性肿瘤的20.03%,高居榜首。

体检查出肺结节到底怎么办?为求心安他做了手术,结果后悔莫及

请输入图片描述

这是一位随访中发现结节恶变的患者的CT

肺结节与肺癌到底是怎样的关系?查出肺结节怎么办?

根据《肺结节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18年版)》我们梳理了3个大家最为关心的问题:

NO.1影像学检查发现肺结节到底意味着什么?

肺结节≠肺癌。

临床上,将影像学表现为直径≤3厘米的局灶性、类圆形、密度增高的实性或亚实性肺部阴影定义为肺结节,但并不能将其与肺癌直接挂钩,因为它可以是炎症,可以是结核……

换句话说,凡是与肺部相关的疾病都有可以导致小结节的出现。

NO.2查出肺结节怎么办?

一看大小,二看形态,三作对比。

1.看大小。

我国肺癌的高危人群指的是,年龄≥40岁且具有以下任一危险因素者:

(1)吸烟≥20包年(或400年支),或曾经吸烟≥20包年(或400年支),戒烟时间<15年;

(2)有环境或高危职业暴露史(如石棉、铍、铀、氡等接触者);

(3)合并慢阻肺、弥漫性肺纤维化或既往有肺结核病史者;

(4)既往罹患恶性肿瘤或有肺癌家族史者。

2.看形态。

一般来说,具有以下几种征象的肺结节恶性的可能较高:分叶征,毛刺征(或称棘状突起),胸膜凹陷征及血管集束征等。

3.作对比。

定期随访比较肺结节的外部结构和内部特征,对肺结节的良恶性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随访中若有以下变化多考虑为恶性:

(1)直径增大,倍增时间符合肿瘤生长规律;

(2)病灶稳定或增大,并出现实性成分;

(3)病灶缩小,但出现实性成分或其中实性成分增加;

(4)血管生成符合恶性肺结节规律;

(5)出现分叶、毛刺和或胸膜凹陷征。

NO.3怎样的肺结节需要手术?

肺结节是否需要手术,目前临床没有严格的界定,主要取决于医生的判断。

体检查出肺结节到底怎么办?为求心安他做了手术,结果后悔莫及

请输入图片描述

体检查出肺结节到底怎么办?为求心安他做了手术,结果后悔莫及

请输入图片描述

一般来说,<8毫米的结节,以定期观察为主。随访中若发生变化,特别是有高危因素或恶性征象者,建议及时手术。若是8-30毫米的结节,建议如下:

最后,目前手术仍是治疗肺癌的首选方式。研究表明,原位癌或微浸润癌通过手术治疗,患者5年生存率可以达到10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