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漏痕

我們看一些老房子,下雨之後,牆面上會形成雨水緩緩下向垂向地面的雨水痕跡,如圖:

(屋漏痕)

最早的屋漏痕用於書法的出處是唐代陸羽(對,就是那位寫了《茶經》的茶聖)《釋懷素與顏真卿論草書》一節,懷素有一天跟顏真卿討論草書,懷素說:“吾觀夏雲多奇峯,輒常師之,其痛快處如飛鳥出林、驚蛇入草。又遇坼壁之路,一一自然。”顏真卿曰:“何如屋漏痕?”懷素高興地站起來起,握着顏真卿的手說:“得之矣。”

下面我們看看吳讓之篆書如屋漏痕的筆墨功夫!

清咸豐乙卯(一八五五)年仲春,著名書家吳讓之篆書十二首唐宋詩。其中唐詩十一首,宋詩一首。這十二首詩作分別是詩人郭向的《途中口號》、王勃的《寒夜思友三首之一、之三》、王維的《白石灘》、錢起的《江行無題百首之五》、賈島的《劍客》、顧況的《小孤山》、李涉的《遇湖州妓宋熊宜二首之一》、李德裕的《長安秋夜》、白居易的《王子晉廟》、劉禹錫的《酬柳柳州家雞之贈》、王安石的《題西太一宮壁二首之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