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公元前202年的扎馬戰役爲分界點,比較在此之前與之後的古代羅馬戰爭史,將會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在扎馬戰役之前,羅馬的擴張舉步維艱,光是征服意大利中部就花了數百年時間,其間還多有反覆,可以說是事倍而功半,而在扎馬戰役之後則可以用摧枯拉朽來形容。在公元前2世紀前二十年裏,羅馬便把馬其頓、敘利亞、埃及三個地中海東部最大的強權摧毀了。可以這麼說,整個地中海世界之後五百年的命運,就是同這二十年所決定的。

“戰略之父”漢尼拔與羅馬名將西庇阿的後半生:屈辱的和約

▲漢尼拔

但如果留意一下,就會發現這一段關鍵時間的開始與結束都與兩個人息息相關——漢尼拔與大阿非利加那•西庇阿。這兩人雖然處於敵對位置,但對對方都抱有一種特殊的欽佩之情,而且兩人的命運神奇地相似。雖然漢尼拔比西庇阿大16歲,但兩人都於公元前183年離開人世。兩人雖然都有大功於祖國,但都因爲在城邦內部的政治鬥爭中受到迫害而離開母國,死於異鄉。西庇阿甚至在自己的遺囑中註明,不要將自己的遺體埋葬於羅馬,以發泄自己對忘恩負義的同胞的憤怒。可以說,這兩位偉大人物跌宕起伏的後半生,就是公元前2世紀前二十年的一個縮影。

“戰略之父”漢尼拔與羅馬名將西庇阿的後半生:屈辱的和約

▲西庇阿

公元前202年10月19日,北非扎馬。

暮日的光照在地面上,不知道是光線還是不久前大量血水滲入的緣故,地面呈現出一種噁心的暗紅色。地上到處都是人、戰馬與戰象的屍體,彷彿是一張長滿了痤瘡的臉。羅馬人依照他們的習俗,將同胞的屍體集中起來焚燒,空氣中滿是屍體焚燒時特有的那種惡臭。成羣的禿鷲落到屍體上,用它們鉤子形狀的喙撕開屍體的皮膚和肌肉,啄食鮮嫩的內臟。每當搬運屍體的羅馬人經過,這些有經驗的食客們就退到不遠處,不耐煩地等羅馬人離開,不時發出威嚇的鳴叫,彷彿它們纔是這裏真正的主人。

“戰略之父”漢尼拔與羅馬名將西庇阿的後半生:屈辱的和約

▲大戰之後

士兵們正將一面面繳獲的盾牌、長矛、旗幟以及許多別的戰利品堆起來——根據羅馬人的傳統,這些東西待會將被燒掉——作爲戰勝馬爾斯的祭品。就在幾個小時前,他們贏得了一場偉大的勝利,超過兩萬名迦太基士兵被殺死、兩萬人被俘,最重要的是,敵軍的指揮官是巴卡家族的漢尼拔——迦太基最優秀的將領和羅馬最危險的敵人。擊敗漢尼拔的則是羅馬人普布利烏斯•科爾內利烏斯•西庇阿和努米底亞人馬西尼薩。

“戰略之父”漢尼拔與羅馬名將西庇阿的後半生:屈辱的和約

▲漫畫《軍神榮耀—西庇阿與漢尼拔》

普布利烏斯•科爾內利烏斯•西庇阿(又稱大西庇阿)出身於西庇阿家族,該家族是古羅馬著名貴族氏族科爾內利烏斯氏族的一個支系。這個家族跟漢尼拔家族可謂是是宿敵家族。西庇阿的父親普布利烏斯•科爾內利烏斯•西庇阿(又稱老西庇阿)和叔叔格奈烏斯•科爾內利烏斯•西庇阿•卡爾弗斯,均被漢尼拔的弟弟哈斯德魯巴•巴卡所殺。現在,西庇阿用扎馬會戰的勝利,爲親人報了仇。

“戰略之父”漢尼拔與羅馬名將西庇阿的後半生:屈辱的和約

馬西尼薩則是努米底亞人馬西利亞部落的酋長。他自幼在迦太基長大,在迦太基有許多朋友,還差點成爲迦太基將軍哈斯德魯巴•吉斯孔的女婿。但命運變化無常,努米底亞人最強大的酋長西法克斯要求得到哈斯德魯巴美麗的獨生女,否則他就將倒向羅馬人。迦太基人用馬西尼薩的未婚妻換來西法克斯的支持,而將馬西尼薩推向了羅馬人一邊。具有諷刺意義的是,馬西尼薩及努米底亞騎兵對西庇阿在北非的一系列勝利中起到了極爲關鍵的作用。

“戰略之父”漢尼拔與羅馬名將西庇阿的後半生:屈辱的和約

▲努米底亞騎兵

正當西庇阿與馬西尼薩痛飲着勝利之酒時,迦太基最後的指望,巴卡•漢尼拔正在夜色的籠罩之下逃往扎馬以東一個叫託恩的小鎮子。當時,他身邊還不到二十個騎兵。當這些精疲力竭的人趕到目的地後,漢尼拔髮現鎮子里人聲鼎沸,到處都是扎馬的敗兵,其中有許多西班牙僱傭兵和勃羅丁人(當時意大利南部的一個城邦)。迦太基將軍覺得危險,因爲無論是西班牙僱傭兵還是勃羅丁人都有可能將他抓起來送給羅馬人。西班牙僱傭兵是爲了賞金,而勃羅丁人則是爲了逃避羅馬人對他們的懲罰——勃羅丁人雖然也是意大利人,但卻在漢尼拔的麾下和羅馬人作戰。後來,漢尼拔設法弄到了幾匹馬,他和一個最信任的騎兵兩天兩夜跑了555公里,來到了哈德魯密敦港。當初,漢尼拔便是從這裏出發前往扎馬與西庇阿交戰的。他的全部軍需、金錢和武器都在這裏。爲了保護這些物資,這裏還留有一支人數不多的軍隊。於是,他以此爲基礎,開始向周邊地區募集士兵,同時也收容敗兵準備再戰。

“戰略之父”漢尼拔與羅馬名將西庇阿的後半生:屈辱的和約

當漢尼拔忙碌於重建軍隊時,有許多他的支持者從迦太基逃亡到了他所在的地區。這些人帶來了壞消息。原來,一得知扎馬的敗績後,迦太基元老院就立即派出了求和的使者——漢諾與哈士多路巴•伊利福斯。這兩個人都屬於寡頭派(經營大農莊的奴隸主),與漢尼拔所代表的巴卡派(工商業奴隸主)是對頭。他們從羅馬人那裏帶回了以下求和條件:

1.必須三十天內交出所有與羅馬人的戰爭中獲得的戰利品,除十艘三列槳戰船外的所有其他軍艦、戰象以及戰俘和羅馬人的逃兵,在迦太基軍隊中的意大利人,並補償羅馬人在過去一年裏違反停戰協定造成的損失(數量由羅馬人決定)。

“戰略之父”漢尼拔與羅馬名將西庇阿的後半生:屈辱的和約

“戰略之父”漢尼拔與羅馬名將西庇阿的後半生:屈辱的和約

▲三列槳戰船

2.馬戈(漢尼拔最小的兄弟)必須於六十天內從意大利撤兵。之前,馬戈帶領一支僱傭軍在利古里亞(今意大利西北部一帶)活動。實際上,他當時已因傷死亡了;迦太基駐軍必須退出腓尼基壕溝(即公元前201年劃定的迦太基邊界)以外的所有城市,並交出其他城市的所有人質,壕溝以西的土地和城市全部歸還給馬西尼薩,西南地區予以獨立。

“戰略之父”漢尼拔與羅馬名將西庇阿的後半生:屈辱的和約

▲戰象

3.在未來的五十年裏每年賠償羅馬250優卑亞塔蘭特(古代希臘世界的貨幣單位,1優卑亞塔蘭特等於28.86公斤白銀,這是一筆鉅款)。

4.禁止在凱爾特人與利古里亞人(古代西班牙民族,以當僱傭兵而著稱)當中招募僱傭兵,禁止與馬西尼薩以及羅馬人的其他盟邦發生戰爭,禁止在迦太基有任何人進行反對羅馬人以及羅馬人盟邦的行動。

5.迦太基必須成爲羅馬的盟邦,並承擔相應的義務。

6.如果迦太基人接受以上條件,羅馬人將於150天內離開非洲。

7.爲確保迦太基不利用和談來拖延時間和準備戰爭,在迦太基的使節前往羅馬前,迦太基必須先交出150名家世顯貴的人作爲人質(這些人由羅馬來選擇),達成和約後,人質將被釋放;立即支付1000優卑亞塔蘭特作爲軍隊的薪水;提供軍糧。

“戰略之父”漢尼拔與羅馬名將西庇阿的後半生:屈辱的和約

在講述完所發生的一切後,人們向漢尼拔控訴寡頭派們在休戰期間將糧食運給羅馬士兵而讓迦太基的公民捱餓,他們要求漢尼拔帶領軍隊回到迦太基,從寡頭派手中奪取權力,領導迦太基與羅馬繼續戰鬥。他們不願意做羅馬人的奴隸。

漢尼拔並沒有立即回答,得知迦太基已經爲是否接受羅馬人的條件而分裂,激憤的平民們正在焚燒當權者的住宅,甚至城邦已經處於內戰的邊緣時,他也只表示自己將立即返回迦太基。

“戰略之父”漢尼拔與羅馬名將西庇阿的後半生:屈辱的和約

不難想象,那些遠道而來的人們對漢尼拔的表態有多麼狂喜。漢尼拔的行動非常迅速,當他走進迦太基元老院時,是否接受和約條件的辯論還在繼續。哈斯德魯巴•吉斯孔(就是那位差點成了馬西尼薩岳父的迦太基將軍)正在講壇上發表反對接受羅馬人條件的演講。漢尼拔徑直走上講壇,一把抓住他的寬袍把他拖了下來。正當衆人爲之驚詫時,漢尼拔說道:“我已經離開祖國三十六年,一直在軍中服役,請原諒我遺忘了此間的禮儀。我只是震驚並難以理解,迦太基處於如此絕境,卻得到如此寬宏的條件,居然有迦太基公民不知道爲自己的幸運向衆神感謝。在我出征前,有人說起假如羅馬人贏得勝利,迦太基將受何等災難,你們的恐懼無以言表,而現在卻猶豫不決。趕快答應下來,然後向衆神祭拜,祈求羅馬元老院會批准這個條約!”

“戰略之父”漢尼拔與羅馬名將西庇阿的後半生:屈辱的和約

▲迦太基元老向民衆講話

由於歷史久遠,我們已經很難找到關於當時具體情況的資料。唯一能夠確定的是,漢尼拔的表態起到了決定作用。迦太基元老院立即按照西庇阿的要求,交出了人質和1000優卑亞塔蘭特。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