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因爲遞交招股說明書纔過去半年多,三隻松鼠就向證監會主動提出終止審查,理由只是給了個,“簽字律師辭職”。隨後,三隻松鼠發佈聲明中稱,極可能是在產品出廠後因存儲、運輸條件下控制不當引起黴菌滋生,導致流通環節抽取樣品不合格。

三隻松鼠上市之路有如“西天取經”,食品安全貌似“毫無問題”

日前,證監會官網顯示,三隻松鼠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三隻松鼠”)正式過會。這對三隻松鼠來說,非常得來不易。距離它第一次提交招股說明書,已經過去778天。而這778天裏,它經歷了兩次IPO折戟,經歷了趕鴨子上架式申報、被自媒體勒索、食品質量風波……

上市之路有如“西天取經”,歷經萬難終成“正果”

一家公司選擇上市總是有各種理由,但總歸是逃不開迫切等着融資。而三隻松鼠經歷的送審過程,總讓人有一種趕鴨子上架的錯覺。

2017年3月29日,三隻松鼠向證監會遞交招股說明書。

這一天,距離三隻松鼠引入IDG和今日資本投資,簽署附條件的投資人特殊權利安排協議的日子,已經過去15個月。

當時,38歲創始人章燎原應該很着急,因爲按照協議約定,如果公司不在協議簽署後24個月內向證監會提交上市申請材料,或是提交了又不能保證申報資料有效,投資人就可以自動恢復其在投資文件項下的優先權利,包括隨意售權、回購權、連帶併購權、優先清算權、反稀釋權等等。

但是顯然,當時的三隻松鼠有點沒準備好。因爲遞交招股說明書纔過去半年多,三隻松鼠就向證監會主動提出終止審查,理由只是給了個,“簽字律師辭職”。咱也不知道,咱也不敢問,但這個理由總歸是有點牽強。

不過10天后,三隻松鼠更新了預披露招股書,公司IPO申請也從“中止審查”恢復到正常審覈。

沒過幾天,三隻松鼠又遭遇了自媒體的勒索。有“自媒體團隊”給公司發匿名郵件,要求三隻松鼠出資500萬元與之“合作”,否則將對外公開“相關負面信息”。三隻松鼠方面拒絕了其要求,並選擇通過法律維權,這事兒也就偃旗息鼓,沒在翻出什麼大波大浪。

結果還沒等喘幾口氣,在2017年底,三隻松鼠就登上了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發佈3批次食品不合格情況“黑名單”。

這一年12月12日的通告表示,三隻松鼠天貓旗艦店在售的開心果產品黴菌值超標1.8倍,達到了70 CFU/g。而根據《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堅果與籽類食品》的規定,熟制堅果與籽類食品黴菌的最大限量值爲25 CFU/g。

隨後,三隻松鼠發佈聲明中稱,極可能是在產品出廠後因存儲、運輸條件下控制不當引起黴菌滋生,導致流通環節抽取樣品不合格。

營銷手段“出神入化”,“掏糞男孩”成定製代言人

三隻松鼠官網信息顯示,截至目前,公司累計賣出160億元的零食,市場佔有率爲行業最高。如此耀眼的成績,基本都是靠廣告堆出來的。

三隻松鼠非常看重淘寶“雙十一”,在淘寶平臺的廣告投入也隨着銷量增加水漲船高。早在2015年,三隻松鼠在淘寶站外投放的廣告就近億元,此後更是節節攀升。

三隻松鼠還熱衷於電視劇廣告植入。據不完全統計,三隻松鼠曾在《歡樂頌》、《小丈夫》、《好先生》、《小別離》、《微微一笑很傾城》以及韓劇《W兩個世界》、《太陽的後裔》等多部熱播劇中植入廣告。

此外,三隻松鼠還請來中國當紅青少年偶像團體TFBOYS代言,“三小隻”的形象正好契合“三隻松鼠”的形象,這又是一筆“不菲”的支出。

可以說,三隻松鼠爲了曝光率是真的捨得下“血本”,但這樣顯然大大增加了公司的銷售費用。數據顯示,三隻松鼠2018年的銷售費用佔營收比爲20.8%。

銷售費用比重大與公司業務模式有關,也是三隻松鼠和良品鋪子這類企業共同的特徵,即採取的“貼牌+銷售”的模式。

從某種程度上說,這類公司算單方面的“銷售商”而不是“生產經銷商”,這就直接導致了無法觸及到下游生產鏈,且在產品定價方面沒有過多的議價權,自身只能在“進貨”的成本上加價賣纔有自己的利潤。

而且也導致產品的同質化嚴重。最大的區別只能是在產品外觀設計或者宣傳上,而不是在口味,而產品及口味的多元化,恰恰對於零食行業來說是最重要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