锻件质量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通过对锻件的宏观、微观分析,有时还要进行模拟试验,从而得出质量问题产生的原因究竟是锻造工艺本身还是其它影响因素(如原材料、热处理、表而处理或者试验本身的失误等);是锻造工艺制定得不合理不完善还是工艺纪律不严格没有严肃认真地执行工艺,这些都只有在经过细致的研究分析之后才可做出结论。

既然锻件的质量问题包括外观质量和内部质量问题,而各种问题之间又有可能是互相联系的,因此分析的着眼点应是全面的,要考虑到锻件缺陷与力学性能的联系,锻件缺陷本身的互相影响。

锻造厂锻造前需要有一套锻造方案或者工序,进而在锻造加工时采用这样的工序来进行锻造所需的锻件。它具体的准备包括原材料选择、算料、下料、加热、计算变形力、选择设备、设计模具。此外,锻造前还需选择好润滑方法及润滑剂。

锻件质量问题是否和锻造工艺相关呢?

锻件

锻造用材料涉及面很宽,既有多种牌号的钢及高温合金,又有铝、镁、钛、铜等有色金属。众所周知,产品的质量往往与原材料的质量密切相关,因此对锻造工作者来说,必需具有必备的材料知识,要善于根据工艺要求选择合适的材料。

锻件所用的钢锭装入炉内的位置应根据炉型、炉底尺寸、装炉方式及被加热钢锭的尺寸重量等确定其距炉子的火墙、前后墙、烧嘴等的距离。严禁火焰直射被加热锻件金属的表面。锻件在锻造前加热时应使用垫铁。垫铁高度应不低于炉子下排烧嘴的高度。直径或边长小于150mm的锻件钢坯加热时可不使用垫铁。

锻件采用的钢锭入炉前的表面温度低于400℃的称为冷钢锭,400-550℃的称为半热钢锭,高于500℃的称为热钢锭。冷热钢锭(坯)同装一炉时,其料间间距必须大于一个毛坯的直径或边长。应尽量避免冷热钢锭混装一炉。

严禁在已加热好的锻件坯料旁装放冷钢锭(坯)。严禁将锭身实际温度低于0℃的钢锭(坯)直接装炉加热。经检验合格的热钢锭运至锻件生产车间时,应避免冷风直吹,应及时装炉,不得拖延装炉时间。

锻件质量问题是否和锻造工艺相关呢?

锻件

下面来一一看看锻造厂锻造工艺的如下具体步骤:

1.算料与下料是提高材料利用率,实现毛坯精化的重要环节之一。过多材料不仅造成浪费,而且加剧模膛磨损和能量消耗。下料若不稍留余量,将增加工艺调整的难度,增加废品率。此外,下料端面质量对工艺和锻件质量也有影响。

2.加热的目的是为了降低锻造变形力和提高金属塑性。但加热也带来一系列问题,如氧化、脱碳、过热及过烧等。准确控制始锻及终锻温度,对产品组织与性能有极大影响。

3.火焰炉加热具有费用低,适用性强的优点,但加热时间长,容易产生氧化和脱碳,劳动条件也需不断改善。电感应加热具有加热迅速,氧化少的优点,但对产品形状尺寸及材质变化的适应性差。

4.锻造成形是在外力作用下产生的,因此,正确计算变形力,是选择设备、进行模具校核的依据。对变形体内部进行应力应变分析,也是优化工艺过程和控制锻件组织性能所不可缺少的。

因此,锻件质量分析工作一般可分为现场调査阶段、试验研究分析阶段、提出解决措施及防止对策阶段。面在实施这几个阶段的工作之前,好能制定实施方案,内容包括这三个阶段所要进行的工怍、工作程序、完成时间。该实施方案在实施过程中可进行适当的补充和修改。制定实施方案是分析大型复杂锻件及使用件质量问题的重要环节。

锻件质量问题是否和锻造工艺相关呢?

锻件

在现场调査阶段,主要是调查锻件所用原材料的材料牌号、化学成分、材料规格、材料保证单上的试验结果,进厂复验的各种理化测试和工艺性能测试的结果,甚至还要查明原材料的冶炼和加工工艺情况。与此同时还应调査锻造的工艺情况,包括锻件应该用的柺料、规格、下料工艺、锻造加热的始锻和终锻温度,所用锻压设备、加热设备、加热工艺、锻造的操作、锻后的冷却方式、预备热处理的工艺情况等。必要时还要调查操作者的情况和环境情况及执行工艺的原始记录。对于在后续工序和使用中出现的锻件质童问题还应调查后续工序的工艺。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