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末年到三國初期,各方勢力爲了爭奪人才武將都是費盡心思。曹操光着腳迎接前來投靠他的謀士,成功的擊敗袁紹成爲北方最強的勢力。劉備三顧茅廬訪問諸葛亮,得到諸葛亮的隆中對,成功的三分三國。孫權的父親和長兄對江東名臣都是禮賢下士,這才成就了江東霸業。所以在三國時期,許多人都在爲能夠得到人才而努力。

但是也有一些人,他們自身本領高強,但是卻一直不受人重用。不過他們在投靠一個慧眼識英雄的主公之後,他們立刻就大發光彩,做出非常大的貢獻。有這麼三個人在投降劉備之前默默無聞,屬於無名小輩,但是他們在投降劉備之後卻個個神勇無比,威震四方。

第一個人就是黃忠。黃忠在投降劉備之後受到劉備的重用,雖然當時黃忠已經年過60,但是他依然老當益壯,自比戰國廉頗,而且黃忠更有一手好箭法,百步穿楊不在話下,黃忠的箭法可以說是在三國中排名第一的。後來劉備冊封五虎上將,黃忠也成爲了五虎上將之一。

根據三國志的記載,黃忠本來是劉表的部下,後來劉表把黃忠拍到了長沙鎮守。建安13年的時候,劉表去世了。曹操帶領大軍揮師南下,劉表的兒子投降了曹操,因此黃忠也一起投降了曹操。黃忠在投降曹操之後依舊鎮守長沙,歸屬到了長沙太守韓玄麾下。

在赤壁之戰之後,因爲曹操兵敗,此時劉備和周瑜趁機爭奪荊州。劉備在攻打長沙的時候,長沙太守韓玄投降了劉備,所以黃忠也一起投降了劉備。其實黃忠在投降曹操之前,也算是劉備的手下,因此黃忠澤投降劉備之後立刻起受到了劉備的重用。不管是防守金州還是跟隨劉備進攻西川,漢中,黃忠都是奮勇向前,每次都希望能夠當做大軍的前鋒。所以在劉備拿下漢中之後稱漢中王,冊封黃蓋爲五虎上將。

還有一個人就是王平。王平一開始只是曹操手下一個不起眼的小將,在漢中之戰的時候,曹操戰敗撤退,王平因爲沒有來得及撤退,所以成爲劉備的俘虜。不過在王平投降劉備之後,劉備並沒有把他棄之不用,而是給他升了官。王平非常的感動,從此王平就盡心盡力的幫助劉備。

後來隨着戰爭持續不斷,蜀漢人才越來越匱乏,諸葛亮不得不開始重用一些年輕的將領,王平自然也成爲諸葛亮信任的將領之一。在第一次北伐的時候,當時諸葛亮帶領的蜀漢形勢一片大好,只要能夠守住街亭,就可以完成初期任務目標。於是諸葛亮派馬謖和王平去街亭防守。馬謖沒有聽從諸葛亮的安排,一個人帶着軍隊去山頂上駐紮。沒有辦法,王婷只好帶着部隊在道路上防守。後來山頂上的軍隊果然被圍攻,王平派人去後山擊鼓,曹軍聽到鼓聲,以爲蜀軍援軍到了,就立即撤退,這才讓山上的守軍有機會撤退。

諸葛亮去世之後,王平出任漢中太守,拜鎮北大將軍,帶領軍隊鎮守漢中。在鎮守漢中的時候,曹魏的大將軍曹爽帶領十萬大軍進攻漢中,結果被王平擊敗,十萬大軍所剩無幾。所以說,王平算是當初投降劉備的那些降將中比較厲害的了。

最後一個人就是姜維。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的時候碰到了姜維,之後諸葛亮便把姜維帶在自己身邊,漸漸地姜維成爲了蜀漢陣營裏面,爲數不多的文武全才。姜維的武功其實非常厲害,他可以和趙雲匹敵,而他又懂軍事謀略。所以諸葛亮一直把姜維當做自己的接班人培養。在諸葛亮死後,姜維扛起了北伐大業。姜維一生一共進行了11次北伐。其中一共獲得過三次大勝,兩次小勝,另外還有四次旗鼓相當不分勝負,僅僅有過一次大敗和一次小敗。這樣的戰績其實比諸葛亮北伐的戰績強很多。

但是隻可惜蜀漢是三國後期裏面實力最弱的一個國家,姜維雖然獲得過不少的勝利,但是始終都沒能改變蜀國弱小的現狀。而且當時蜀國人才也越來越少,但是曹魏方面有鄧艾,鍾會等名將開始顯露出來,因此蜀國最後被滅亡也應該是正常的事情。

後來鄧艾偷襲成都,劉禪投降,蜀漢滅亡。此時姜維假裝投降鍾會,準備利用鍾會重新復興蜀國。但是隻可惜非常好的計劃,最後卻還是失敗了,最後姜維兵敗被殺,沒能完成諸葛亮對他的託付。姜維也是生不逢時,在蜀漢最弱小的時候要一人承擔所有的壓力,最後爲國而死,也算是對得起諸葛亮對他的栽培。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