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15-105击败了开拓者之后,勇士终于报了主场输给对方的“一箭之仇”。但外界对于科尔的评价似乎依然停留在这样一个印象中,即:科尔让库里去打无球战术是一种浪费,而应该让库里去打持球进攻。

显然,这是一种矫枉过正的观点。

库里打无球战术不是浪费,但科尔不应该过于理想化!

一、库里打无球的价值非常高

首先,目前的库里存在持球进攻产量上限不够高的问题。

这自然不是贬低库里,而是他在职业生涯的黄金期,有意识地选择了放弃了自己的持球进攻,转而选择了更适合自己和球队的方式:

库里打无球战术不是浪费,但科尔不应该过于理想化!

显然,让库里去多打无球的人正是科尔。在球队拥有杜兰特、库里本身体型又偏小(不能像哈登那样靠同位置单挑来开发太多的持球机会)的共同影响下,库里减少持球进攻也是一种较为合适的方案。

库里打无球战术不是浪费,但科尔不应该过于理想化!

其次,以库里超强的射术,他必须借助于手递手、无球掩护等无球进攻方式来开发大量的接球投机会。

由于库里震古烁今的射术,对方根本不敢在无球侧轻易放空他。因为,库里只能借助于大量的无球掩护和手递手配合来获得接球投的机会。而且,正如我们之前在关键球文章里提到的那样,科尔让那些拖空间的球员去持球或者做掩护,也算是对于球队空间问题的一种妥协方案——毕竟,他们能够同时参与到战术中来(格林持球、鲁尼做掩护)。

得益于这些战术以及自己超快的射术,库里在阵地战的接球投居然“只有”49%的比例是被贴防的!

最后,库里在这些无球战术中的效率明显比持球进攻的效率高。

这里,我们简单列一下截止到12月29日的数据吧。

挡拆持球:每回合得0.947分

面框单打:每回合得1.074分

手递手:每回合得1.154分

无球掩护:每回合得1.291分,比91%的球员优秀

库里打无球战术不是浪费,但科尔不应该过于理想化!

顺便提一句:在球队头号无球掩护得分手汤普森手感不佳的情况下(无球掩护每回合得分只比41%的球员优秀),勇士正是靠着库里的高效表现才把球队的无球掩护效率提升到了联盟第3的位置。

总之,科尔让库里打大量的无球战术,既是对球队环境的一种适应,也是对他超强射术的最大化利用。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科尔这种打法是完全正确的,因为具体的对手和场上的形势总是在变的。

二、时间和对手的特殊性

在上一场加时输给了开拓者之后,我们就批评过科尔在这方面的固执,笔者甚至写道:当利拉德带着胜利扬长而去的时候,背后是现场球迷的一阵阵叹息,以及科尔倔强的脾气。我们当时批评科尔,就是因为对手和时间有其特殊性。

库里打无球战术不是浪费,但科尔不应该过于理想化!

首先,开拓者是全联盟防挡拆第二差的球队。

由于拥有努尔基奇这样的中锋,开拓者防守挡拆的策略是很保守的,即:外面的球员尽量挤过掩护,努尔基奇在篮下护框。这种策略,容易给对方更多的中距离机会,而努尔基奇今年的护框水准相比于去年也有明显下滑。在这两种因素的作用下,开拓者对手的挡拆持球比重为19.90%,位居全联盟第4;对手每次挡拆持球可以拿到0.903分,位居全联盟第3。在这两方面同时在他们身前的,只有篮网。

其次,当时的情况下,科尔应该化繁为简。

开拓者在防守挡拆方面本就存在问题,而当时的比赛时间本就不多了(加时赛),但科尔依然很少让库里或者杜兰特发动挡拆去针对努尔基奇,反而依赖过于繁琐的战术,这确实让人比较难以理解。

三、科尔需要做的是变通

好消息是,今天科尔在这方面做出了一点变化:勇士本场完成了104次play,挡拆持球为18次,占到了其中的17.3%——这已经相当于挡拆持球比重中游的球队了。甚至于在最后一节中,库里也有过连续挡拆针对努尔基奇的场景。

库里打无球战术不是浪费,但科尔不应该过于理想化!

追求诗意化的生活固然是好事,但生活有时候总需要其他东西去点缀一下——此刻,窗外飘起了雪花,有几只家禽在白茫茫的雪景中寻找着自己的归宿。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