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在網上實名舉報他二十多年前在B大時和女生髮生關係,導致該女生抑鬱自殺。我好奇的是,如此品性惡劣的人爲什麼你們S大還要引進?

冰川思想庫特約撰稿 | 通天河

清明小長假剛開始,老婆便鬼鬼祟祟地朝我笑。

以下是老婆與我的對話:

貴校又出名了。

“又”字從何談起?你是不是《大話西遊》看多了?但首先是,微信上又有什麼新聞?

你們文科界著名的公海學者張三調到了你們S大,有人在網上實名舉報他二十多年前在B大時和女生髮生關係,導致該女生抑鬱自殺。我好奇的是,如此品性惡劣的人爲什麼你們S大還要引進?

你說的這人我也認識,名氣大得很。雖然我和他不是一個研究方向。我還可以補充你一個信息:他不是從B大直接跳槽到我們S大的,在這之前,他已經從B大跳槽到了N大。確切地說,S大是從N大那裏引進了他。

那我更加好奇了,爲什麼如此道德品質敗壞的人能夠連續跳槽?難道是因爲他在原來高校混不下去了?

恰恰相反。或者說,他之跳槽和他的道德品質無關,而只和他的業務素質相關。更加確切的說法是,和他的能夠混得到各種頭銜相關。

舉個例子,一個什麼頭銜也沒有的青年教師,你就是求着別的學校要跳槽,人家也不要你。哪怕你的道德品質純潔得可以做模範。反之,如果你身上有各種頭銜,那麼,哪怕你道德品質可疑,大學也搶着要你。

如果你有海外大學教育經歷或者研究經歷,這也將成爲你在各所高校之間待價而沽的籌碼。就像賣相可以的閨中少女,可以在媒婆介紹的幾家未來婆家之間挑一家能夠讓她過上幸福生活的。

這些我都有所耳聞。但究竟是什麼道理,讓高校管理層高度看重這些頭銜、學歷?

說出來恐怕你不信,根本道理還在於混蛋的、量化考覈、填表制度!

怎麼說?

在國家總體資源有限的情況下,從國家的角度如何給各所大學撥款?當然是在保證每一所大學不至於餓死的情況下,實施競爭。競爭的根據何在?不能憑領導拍腦袋吧?

具體來講,20年前是211、985高校,現在是雙一流高校,它們和一般高校相比,撥款的幅度不僅不同,而且差別不可以道里計。

依據何在?填表!有沒有留學人員,五分,有沒有公海學者,又是五分。依此類推。在這種量化考覈的填表制度下,你可以想象各個高校的應對措施是什麼。

那當然是表格上有分的人我就引進,不能加分的人我就不要。

是的。一所高校爲了獲取最多的資源,不惜任何代價引進能夠滿足填表要求的所謂人才。

文科教授給予100萬的住房補貼,那都是小兒科。這一百萬,如果給早就在這所高校裏工作的教師,可以支付十年的工資。但沒用,人家是有頭銜的,可以吸引政府撥款,你就是一個普通教師,雖然很可能奉獻了一輩子,但不能吸引撥款,不能爲學校從一般院校升級到著名院校提供能量,那就只能靠邊站。

可是,如果引進的人才出現了問題怎麼辦?

那你就放心吧,管理層有的是辦法。

你所說的問題主要是兩方面的:

一個是業務素質的問題。也就是說,引進的人才到了學校卻不能正常工作,比如沒有論文,沒有課題。你當學校是冤大頭?

他們也會對人才有各種要求。一般是三年、五年一個聘期。意思是,如果你在這個時期內沒有獲得一定的成果,那就請你走人。

那看來南郭先生是沒有市場的。

你太幼稚。

第一,不管引進的人才後來如何,在引進的時候,學校已經通過填表,將自身利益最大化了。至於這個人才後來如何,關學校什麼事?給你100萬,學校到手的撥款至少一千萬。

第二,一個什麼頭銜都沒有的博士要發論文是很困難的,但是,一個有着各種頭銜的人才發論文是很容易的,因爲,那些刊物也需要這些人才來點綴版面,甚至,也能通過發表了多少這樣的人才的論文獲得財政撥款。再不濟,這些人才跳槽到一個新的學校,獲取的研究經費多到可怕,從這些經費中拿出一部分發論文不是小菜一碟?

但是,那些剛畢業的小博士哪裏來的研究經費支付版面費?我還要告訴你一個圈內的祕密:張三雖然是文科公海學者,但是,他的文章病句連篇,不忍卒讀,可是,這又有什麼要緊?反正刊物要的是他的名聲,學術論文又沒人看。

那你說說問題的另一方面。

第二個方面的問題是,就像你剛剛和我說的,某人才被暴露出了早先的道德問題。

從學校的層面看,當然很頭疼,但是,那又怎麼樣?反而,學校獲得了一個絕佳的機會,顯示自己作爲正義之師的形象。他們有的是辦法。

可以說人才實際上沒有引進,可以說他們根本不知道以前這人有那種破事,可以說這人自己作假,總之,隨便說什麼都可以,反正這個時候已經沒有人信當事人了。

可是,學校已經通過這人獲得了相關資源了,這些資源是不會消失的。從某種角度看,他們還樂得看這個當初爲了跳槽獅子大開口的傢伙通過別人的手被幹掉。

你這種說法叫我覺得你最近諜戰劇看多了。太可怕。

你說的張三這個人道德品質當然是有問題的,但我們現在與其追究他的道德品質,不如繼續探究,爲什麼這樣的人能夠連續跳槽?而且能夠獲得公海學者這樣的頭銜?

你要知道,跳槽不是你想跳就能跳的。原因何在?那些接納他的高校不應該反思嗎?

在我看來,挖人的時候求爺爺告奶奶,踢人的時候毫不留情,這種做法大概也不算什麼道德高尚。也許,什麼樣的人什麼樣高校要,或者說什麼樣制度的高校要,這纔是問題的關鍵。其間的相互糾纏,纔是值得我們深思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