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編輯張楊運

手機輻射不是一個新話題,而搜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首席執行官張朝陽近日的一則言論,5G輻射問題又成爲新的熱點。

在出席搜狐科技5G峯會時稱,張朝陽質疑,5G基站密度極其高,對人體危害很大。

他稱:“到了毫米波,對微波轉播的高頻率幾千兆赫茲,在這種情況下根據我的物理知識,這個頻率其實對人體的危害是更大的。3G、4G低頻波長長一點,毫米波高頻的話,對水分子產生共振,對氧分子的某些頻率產生共振,不是原子外層和電子層面,而是大的結構層面,對人體是不是有更大的影響?5G到來以後大家享受5G帶來未來科技的進步和方便的時候,也要關注一下電磁波對人體的影響。”

不過,隨後在微博上他又重申,“關於電磁波對人體健康的影響,只是說這個問題值得探討,我本人不是生物醫學方面的專家,只是看到了一些國外的報道(當然,對任何事情,國外的報道都會五花八門)。目前我對這個問題還沒有做深入的研究,大家對我今天的發言涉及這個問題,不要把我的觀點太看重。特此聲明。另外,我自己生活中,一般會保持與手機30釐米以上的距離。”

麻省理工物理博士、搜狐董事長張朝陽質疑5G輻射大?有報告顯示輻射強度在安全範圍內

手機輻射,是手機通過電磁波進行信息傳遞時產生的電波。手機的輻射屬於電磁波譜的低能輻射,比x射線等高能輻射安全得多。高能輻射主要釋放電離輻射,意味着它們有足夠的能量電離原子或分子,從而破壞細胞DNA,可能導致癌症,而射頻輻射並沒有。射頻輻射的能量只能輕微移動或振動分子中的原子,而不足以電離它。

在微博評論裏自然引起喫瓜網友熱議。

麻省理工物理博士、搜狐董事長張朝陽質疑5G輻射大?有報告顯示輻射強度在安全範圍內麻省理工物理博士、搜狐董事長張朝陽質疑5G輻射大?有報告顯示輻射強度在安全範圍內

而公開資料顯示,張朝陽1986年畢業於清華大學物理系,並於同年考取李政道獎學金赴美留學。1993年在麻省理工學院獲得博士學位後,在麻省理工學院繼續博士後研究。

今年,德國聯邦輻射防護辦公室也發佈了2份關於手機輻射的測試結果榜單,輻射強度都在安全範圍內,所以對人體並不會構成傷害。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