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稅三期系統上線以後,它強大的數據分析能力和自動化稅務監管能力,幫助稅務機關更高效地識別和查處納稅人的不合規行爲。稅務機關不會不明不白的來找企業,既然來了,肯定是因爲發現了點問題。不少公司被稅務局預警後評估稽查,結果不但要交回抵扣的稅款,還要受到漏繳稅款0.5倍—5倍的罰款,還有每天萬分之五的稅收滯納金!2018年稅務稽查無疑將會更加嚴格,企業稅務稽查的原因有哪些,企業如何遠離稅務稽查,2018年稅務稽查重點有哪些,這些問題是企業及企業財務人員迫切需要了解的。

一、稅務稽查來訪,無非都是這10個原因造成的:

1、公司員工人數、經營場地與報表的收入規模不符。

也就是說,有些企業人員多,場地大,而報表上只有少量收入,不符合業務邏輯。或人員少,銷售收入許多,可能存在虛開發票行爲;

2、預收賬款、存貨金額長期居高不下,存在少確認收入,少交稅的可能;

3、每期收入利潤、交稅金額波動大,忽高忽低,又不符合行業規律的;

4、設備規模、用電、用水與營業收入不配比。

也就是說,如果設備多、用的水電多,而報表上的收入小,那稅局就會關注是否少確認收入了;

5、其他應收款、其他應付款金額大,長期掛賬。

也就是說,有可能是股東分紅不交稅,通過對其他應收款抽取公司資金。其他應付款金額大有可能是收入長期不入公戶,而公司各項成本費用開支在公戶裏面,股東通過其他方式向公戶輸送資金,掛其他應付款;

6、不及時報稅。

也就是說,未按規定時間,向稅務局報稅,或報稅不完整,那麼會引起稅局關注;

7、平均人員工資較市場上低,不符合邏輯。

即有可能爲了少交個人所得稅,將工資壓在3500以下,稅局很可能關注了,特別是服務行業、高新技術行業等需要用到中高端人才的企業;

8、沒交印花稅、房產稅等小稅種。

一般來說,只要有經營,或多或少會產生一些印花稅。公司用的場地要麼是自有的,要麼是租的,那麼都涉及到房產稅。特別是租用的房屋,稅局會關注是否籤合同,出租方是否交房產稅;

9、鐵公雞企業。

即長期一分錢稅都不交,或只交過一點點稅,稅負率遠低於同行業水平的,會引起稅局關注。

10、非經常性事項發生。

如大額轉讓資產(包括廠房、土地、設備、對外投資等)、分紅、報廢資產、產生大額壞賬等,這些如果沒有按規定交稅或稅務處理,會引起稅局關注;

二、2018年稅務稽查重點方向:

1、地稅局將對營業稅進行清算

營改增之後,增值稅需要繳給國稅。目前各地地稅局都在思考一個問題:如何對營改增前的營業稅做個了斷與清算。

2、地稅局對企業所得稅進行清算

2017年12月31日前,企業所得稅被全部被移交至國稅局,以後,企業所得稅都歸國稅局,因此,地稅局還需要對企業所得稅進行一次全面的清算。

3、開展行業專項整治的稽查工作

據稅總函(2016) 256號文件《關於加強全面推開營改增試點後,涉稅風險防範和稽查工作的通知》,今年國稅總局選取了3-5個行業重點稽查,房地產、建築、住宿酒店業是虛開發票的重災區,必然會加強稽查力度。

4、採購方或勞務接受方將不能抵扣的增值稅專用發票進行了抵扣。

比如:將沒有供應商開具蓋有發票專用章的銷售清單,而開具“材料一批”、彙總運輸發票、辦公用品和勞動保護用品的增值稅專用發票抵扣了進項稅金。(根據國稅發[2006]156號第十二條的規定,一般納稅人銷售貨物或者提供應稅勞務可彙總開具專用發票。彙總開具專用發票的,同時使用防僞稅控系統開具《銷售貨物或者提供應稅勞務清單》,因此,沒有供應商開具銷售清單的“材料一批、彙總運輸發票、辦公用品和勞動保護用品的發票”,不可以抵扣進項稅金。)

5、營改增前後政策的執行情況

比如:建築企業和房地產公司將營改增前發生的採購行爲等到營改增後獲得供應商開具的增值稅轉用發票進行了抵扣。

6、全面營改增後的兩虛(虛開虛抵)發票、對開發票等不一致發票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發票管理辦法》第二十二條的規定,以下三種開票行爲是虛開發票行爲:

(1)爲他人、爲自己開具與實際經營業務情況不符的發票;

(2)讓他人爲自己開具與實際經營業務情況不符的發票;

(3)介紹他人開具與實際經營業務情況不符的發票。

溫馨提醒:一旦稅務局稽查時發現發票有虛假問題,稅款必須補,罰款可溝通之後視情況而定!但拖的時間越長,滯納金越多,問題也就越大、越嚴重!

7、金稅三期上線:個人所得稅重大風險提前瞭解

金稅三期個人所得稅扣繳系統能夠獲取更多稅源信息,能夠對納稅信息進行有效整合,從而加強個人所得稅的徵收管理。地稅局將對以下納稅疑點核實檢查:

針對工資、薪金所得:

1、零申報、小額申報、虛構納稅人、報銷個人費用。

2、個人所得稅工資薪金所得與企業所得稅工資薪金支出、社會保險費繳費基數、年金繳費基數、住房公積金繳費基數不匹配。

3、企業登記員工人數、社保繳費人數、住房公積金繳費人數與實際個人所得稅扣繳申報人數不匹配。

4、企業職工福利費、股份支付、管理費用等財務指標與個人所得稅扣繳情況不匹配。

5、同一企業的同一納稅人一年內多次適用年終一次性獎金的計稅政策。

針對財產轉讓所得:

企業的個人股東發生股權轉讓行爲,企業未按照《國家稅務總局關於發佈〈股權轉讓個人所得稅管理辦法(試行)〉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4年第67號)的規定履行相關報告義務,股權受讓方未按規定履行股權轉讓所得個人所得稅代扣代繳20%義務。

8、稅務局將針對企業進行小稅種的稽查,如印花稅等

去年5月份,深圳地稅局檢查一貿易公司補交印花稅450萬元。

9、稅務局將針對擁有進出口貿易以及申請進出口退稅的企業進行重點稽查,打擊騙取出口退稅的行爲

國家稅務局計劃今年要查處100個騙稅重點稅源,並抽取部分交由省局查處。

10、高風險納稅人

股權轉讓、企業重組、高新技術企業納稅人將成爲重點稽查對象!

三、如何遠離稅務稽查,這6個方法就夠了

遠離稅務稽查,記住這6個方法就夠了:

1、單筆超過1萬的金額必須過公賬。

2、銷項發票開出都必須在公司的經營範圍之內。

3、貿易企業進項發票的品名必須與銷項發票的品名匹配起來,包括數量、單位、貨物名稱。如果是貿易公司,進項品名與銷項產能對應起來。

4、對於之前已經認證的進項發票,如果不符合以上1.2.3招也將受到覈查,一旦查出,會要求進項轉出補交全部稅款,情節嚴重的移交公安機關處理。

5、進項發票的取得必須是源於正規的供應商,供應商開具的發票內容必須在經營範圍之內並且獲得進項發票能與銷項匹配起來。

6、交易需要備齊購貨合同、銷貨合同、送貨單、入庫單等憑據。

稅務文件一波接一波,給企業財務管理和會計覈算增加了難度,也增加了企業稅務處理和納稅申報的風險。面對稅務局的嚴格稽查,建議企業提前做好風險防範,企業財務管理和會計應該瞭解最新的稅務稽查訊息,助力企業提前做好準備。高頓財稅學院在企業稅務稽查危機到來之前,於4月14-15日攜手“行走稽查的百科全書”張偉老師帶來《2018年稽查重點與金三大數據下的稅務危機防範》專題分享,解讀2017年重大稅改事件背後的訊息,揭開稽查的新面紗,助力企業提前做好準備,沉穩應對 2018年新一輪納稅稽查風暴。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