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通宝明太祖朱元璋建国前称吴王时始铸。其铸分前后两个阶段,一是,称帝前铸大中通宝,龙凤十年,即元至正二十四年,平陈友琼后,朱元璋在江西置货泉局,续铸大中通宝。颁行五等钱式,增铸“当十”一种,背穿上“十”字;二是。称帝后于洪武四年再铸。第二次再铸,即背面铸有各省的局名,计有北平、豫、济、京、浙、福、鄂、广、桂等,每局有五等。

而大中通宝背鄂钱的铸期即是第二阶段鄂局所铸。其形制折三,背穿上鄂字,是大中通宝钱品系中遗存稀少的品种之一。

古泉赏析之明代珍品大中通宝背鄂折三短鄂版金光水坑

可见本品几无绿蓝之锈,浑身上下,及至绽放金光,仔细察之,非鎏金,乃是十分典型的水坑返金现象。在从其余锈垢看,可见水垢痕迹。藉此,便可立断其乃江水砂底水坑之品,而事实也确如此,本品出自广西漓江水坑。其余地方辩之,可见包浆自然,熟而耄耋。不难见其露铜之处,铜色熟旧,青铜质地。毫无疑问,这等质色之水坑钱,自然天成之相昭然,天下之伪绝难制之。故而其独特锈相,开门见山。

铸制规整,其直径为31.3毫米,重约9.94克,厚薄适中而标准,折三大小确定。其铸体方正圆矩,坦平地章,穿轮干干净净,缘略窄可见轮边修圆倒角。其字廓深竣,挺拔自然有度。钱文轮廓清晰,文字布局协调和谐,笔划横直竖立。彰显本真铸相。一句话,本品之铸相自然,官炉品质,无存疑之处,其门可开矣。

古泉赏析之明代珍品大中通宝背鄂折三短鄂版金光水坑

面文“大中通宝”四字,直读。乃楷书书体,书意端庄,笔划有力,中规中矩,彰显自然大方。除“宝”字外,其余三字有所接廓。其中,背“鄂”字有所不同,可见其相对狭长之“长鄂”字版的字形要短,上接廓而下悬于穿廓之上,所谓顶天而未立地矣,此是为该钱之本色。言及于此,便不能不提及,通观至今所见和谱载,可知大中通宝背纪局钱,同一形制大小,背同一局名,然版式大多有至少两种以上,主要区别在于背局名之字,形态书意不一。因此,无需过多赘述,本品之“短鄂”版的存在,真实可信,正是合乎当时之逻辑,尽管谱无所载。

一言以蔽之,本品之钱文,书体一致,和谐协调,官炉本色一目了然,无需存疑,其书相自然开门。

古泉赏析之明代珍品大中通宝背鄂折三短鄂版金光水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