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另据二三四五(002195.SZ)今年1月14日发布的公告表明,公司发起设立广州二三四五小额贷款有限公司(二三四五小贷)已于1月13日收到广州市越秀区金融工作局的核准批文。而在广州以外最新获批设立的网络小贷公司中,3月16日晚间,永辉超市(601933.SH)发布公告称,近日公司获得重庆市及重庆市江北区金融工作办公室批复,同意公司独资筹建重庆永辉小额贷款有限公司,注册资本达3亿人民币。

2017-04-17 原创 互金咖

聚光灯下网络小贷资本角逐暗流涌动 小贷行业生死边缘挣扎

围绕现金贷种种非议背后,一纸监管排查并进行风险整治的文件再次将网络小贷暴露于聚光灯下。

截至目前,上市系已成为网络小贷公司发起人中的绝对主力。在动辄上亿元的资本金背后,上市公司纷纷上演了一幕幕资本角逐战。

按照2016年12月上海市金融办颁布的《小额贷款公司互联网小额贷款业务专项监管指引(试行)》中给出的定义,网络小贷系主要通过网络平台获取借款客户,综合运用网络平台积累的客户经营、网络消费、网络交易等行为数据、即时场景信息等,分析评定借款客户信用风险,确定授信方式和额度,并在线上完成贷款申请、风险审核、贷款审批、贷款发放和贷款回收等全流程的小额贷款业务。

较传统小贷公司相比,网络小贷公司拥有传统小贷公司 1:1 融资杠杆比例的同时,可把经营范围从省内扩展到全国,实现跨区域经营;同时,还可向银行、小额再贷款公司等机构融资,进行债权转让,拓宽了融资渠道;此外,允许单一大股东控股,股权较集中,有利于经营决策和公司管理。

也正因为其不受地域性限制,可以发挥“互联网+大数据/即时场景信息分析+小贷”的聚集效应,才受到了以资本优势见长的上市系资本的热捧。

相比之下,传统小贷行业在经过多年发展之后,如今却到了生死攸关的十字路口。此前,《中国小额贷款公司行业发展报告(2005-2016)》表明,小贷公司发展正面临2015年以来的严峻挑战。行业发展信心普遍不足,股东撤资意愿较为强烈。

资本角逐下暗流涌动

实际上,近年来,网络小贷牌照正被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所追捧。然而,资本蜂拥背后却是暗流涌动。网络小贷可以突破区域和资金来源限制,短期内,资产规模可以快速做大。与此同时,膨胀后的资产风险隐患亦快速上升。一旦风险暴露,有可能面临灭顶之灾,这也引起了监管部门的高度警觉。

互金咖调查发现,上市系资本大多热衷于在广州发起成立网络小贷公司,这或与当地政府大力推动、政策具有先行先试的优势不无关系。

不过,曾经的政策优势如今也正面临来自监管层的压力。当下,网络小贷纳入互联网金融风险整治范畴便是明证。

据悉,广州市越秀区民间金融街作为全国互联网+小贷先行试验区,可批准开展全国范围业务的互联网小贷公司,是广东省、广州市的重点金融项目,得到了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

按照相关工作流程,网络小贷设立需报广州市越秀区金融工作局初审、广州市金融工作局审核、广东省金融工作办公室备案。获得核准后才能到工商部门完成注册成立等各项工作。待完成工商注册后,互联网小贷公司完成办公场所装修和消防验收,向区金融局申请开业验收,市金融局、区金融局验收通过后,再由区金融局发放开业通知书。

民盛金科(原宏磊股份,002647.SZ)今年3月10日披露公告称,拟以自筹资金共同出资40000万元人民币设立广州民盛互联网小额贷款有限公司(暂定名称,以注册登记机构核定为准)。其中公司出资32000万元,出资比例为80%;广东合利出资8000万元,出资比例为20%。截至公告日,申报材料已经通过了广州市越秀区金融工作局初审。

2月28日,由达安基因(002030.SZ)和旗下公司达安金控分别出资5100万元和4900万元发起成立的广州安易达互联网小额贷款有限公司亦正式宣告开业。

广州二三四五小额贷款有限公司

聚光灯下网络小贷资本角逐暗流涌动 小贷行业生死边缘挣扎

另据二三四五(002195.SZ)今年1月14日发布的公告表明,公司发起设立广州二三四五小额贷款有限公司(二三四五小贷)已于1月13日收到广州市越秀区金融工作局的核准批文。

二三四五小贷注册资本为人民币 5 亿元;由主发起人上海二三四五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网络科技)出资4.25亿元,中颐财务咨询股份有限公司出资0.75 亿元,全部为实收货币资本,由出资人一次性缴足。由于公司网络科技子公司占互联网小贷公司注册资本的比例为85%,互联网小贷公司将纳入公司合并报表范围。

当月20日,二三四五再度发布进展公告称,二三四五小贷已取得广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的批准,并已取得广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颁发的营业执照。按相关要求在2017年3月10日前完成开业筹建工作,并提请政府主管部门验收。

此前,新大陆(000997.SZ)旗下的广州网商小额贷款有限责任公司(网商小贷)于2016年4月7日获得广州市金融局批准。网商小贷系由公司用自有资金1.5亿元投资设立。

广州仁诺互联网小额贷款有限公司

聚光灯下网络小贷资本角逐暗流涌动 小贷行业生死边缘挣扎

去年11月29日,国盛金控(002670.SZ)亦发布公告称,公司拟与深圳市加德信投资有限公司、西藏家家乐购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吴鹰共同作为发起人,投资设立广州仁诺互联网小额贷款有限公司(暂定名,以主管部门核定为准,以下简称仁诺小贷)。仁诺小贷拟定注册资本10000 万元,其中公司出资4500万元,占仁诺小贷注册资本的45%。

其中,加德信投资目前为众安保险的第四大股东;吴鹰系中国第一代互联网巨头,UT斯达康公司创始人。

而在广州以外最新获批设立的网络小贷公司中,3月16日晚间,永辉超市(601933.SH)发布公告称,近日公司获得重庆市及重庆市江北区金融工作办公室批复,同意公司独资筹建重庆永辉小额贷款有限公司,注册资本达3亿人民币。

聚光灯下网络小贷资本角逐暗流涌动 小贷行业生死边缘挣扎

不过,在上市公司扎堆发起网络小贷背后,其发起设立门槛和监管力度均在不断提高。近期,黑龙江金融办在全国范围内首次提出,鉴于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相关管理实施细则尚未完善,不允许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发起或参股开展网络小贷业务试点的小贷公司,不允许以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作为开展网络小额贷款业务试点的网络平台。

4月6日,黑龙江金融办下发《黑龙江省小额贷款公司开展网络小额贷款业务试点相关监管政策规定(试行)》。其中,第九条相关规定直接将P2P网络平台参与网络小贷的路给“堵死”了。

“此前,很多小贷公司通过开设网贷平台的方式变相突破区域和资金来源限制;也有很多小贷公司通过为网贷平台输送资产来变相实现‘贷款资产证券化’,加速资金流转效率。因此,小贷行业在借助网贷的同时也埋下了很多风险隐患。”对此,有业内专家表示。

小贷行业生死边缘挣扎

实际上,除了上市系资本蜂拥的网络小贷以外,就小贷行业而言,近两三年来,小贷公司整体已经由盛转衰。在近几年的发展中,全国小额贷款公司出现了歧视、融资难、风险高、税负重、监管错位等问题,生存状况严峻。

2014年,小额贷款公司数量和贷款余额的增速分别比上年下降了16.8和23.3个百分点,2015年这两个数字较上年也分别下降了10.8和15.1个百分点。当年,贷款余额更是出现了负增长(-0.1%)。

2015年9月末,小贷公司机构数量的历史峰值,为8965家,此后连续4个季度递减。截至到去年9月末,共减少了224家,实收资本、贷款余额、从业人员也同步减少。

第一网贷大数据系统显示,在“十二五”期间全国小贷行业主要指标增速已在逐年下降。如贷款余额从超过20%年增长速度下降到负增长,2016年全国小贷行业主要指标,几乎季季全面负增长。

如新三板小贷公司作为行业中比较优秀的群体,整体业绩亦大幅滑坡。截至3月31日,新三板全部43家(不含3家退市或准备退市)挂牌小贷公司中有近半已经披露2016年年报。

不过,21家新三板公司共实现营业收入9.82亿元,同比减少11.86%;实现净利润5.10亿元,同比下降26.77%。其中仅8家公司同比出现增长,占38.10%;13家公司同比出现下降,占61.90%。2016年,21家新三板公司平均每股收益0.0914元,比2015年减少近三成,为27.35%。

聚光灯下网络小贷资本角逐暗流涌动 小贷行业生死边缘挣扎

3月31日,阳光小贷(832382.OC)披露了2016年年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715.4916万元,比去年同期的 4869.7662万元减少了 1154.2745万元,减幅为 23.70%;实现净利润 2153.9487万元,比去年同期的 2728.4640万元减少了 574.5152万元,减幅为21.06%。

阳光小贷表示,在经济下行的大环境下,客户资金周转和经营收益不同程度受到影响,为维护公司的优质客户,降低客户的融资成本,支持客户度过经营难关,公司发放贷款的利率随市场行情进行了相应调整,报告期利率水平呈下行趋势,公司加权平均综合收益率为 12.90%,较上年同期的 15.64%下降了 2.74%,降幅为 17.52%,因收益率水平的下降而导致的营业收入减少额为818.8608万元,影响报告期营业收入同比减少了 16.82%。

此前,自去年1月起的14个月内,新三板再无小贷公司成功实现挂牌,也没有已挂牌小贷公司实现定增再融资。

截至目前,佳和小贷(834610.OC)、三花小贷(834271.OC)更是在去年底宣布终止挂牌,通源小贷(833754.OC)也在今年3月16日公告拟申请摘牌,已获董事会审议通过。由于无缘创新层,不少小贷公司在预期落空后挂牌价持续下跌;而在股转系统严格限制类金融企业融资情况下,已挂牌小贷公司融资日益困难。

对此,中国P2P网络指数课题组负责人胡尔义指出,与传统民间借贷比较,小贷公司几乎毫无优势可言,却被审慎监管。歧视凸显、融资难、融资贵,处于金融产业链末端。在胡尔义看来,小贷公司转型村镇银行、民营银行的可能性也不大。一度备受民间资本追捧的小额贷款公司,在经历10余年发展后,渐成鸡肋,小贷行业已经到了发展新阶段和亟待梳理的时刻。

爆料/投稿/合作:[email protected],并留下您的联系方式。转载需注明出处,侵权必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