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另據二三四五(002195.SZ)今年1月14日發佈的公告表明,公司發起設立廣州二三四五小額貸款有限公司(二三四五小貸)已於1月13日收到廣州市越秀區金融工作局的核準批文。而在廣州以外最新獲批設立的網絡小貸公司中,3月16日晚間,永輝超市(601933.SH)發佈公告稱,近日公司獲得重慶市及重慶市江北區金融工作辦公室批覆,同意公司獨資籌建重慶永輝小額貸款有限公司,註冊資本達3億人民幣。

2017-04-17 原創 互金咖

聚光燈下網絡小貸資本角逐暗流湧動 小貸行業生死邊緣掙扎

圍繞現金貸種種非議背後,一紙監管排查並進行風險整治的文件再次將網絡小貸暴露於聚光燈下。

截至目前,上市系已成爲網絡小貸公司發起人中的絕對主力。在動輒上億元的資本金背後,上市公司紛紛上演了一幕幕資本角逐戰。

按照2016年12月上海市金融辦頒佈的《小額貸款公司互聯網小額貸款業務專項監管指引(試行)》中給出的定義,網絡小貸系主要通過網絡平臺獲取借款客戶,綜合運用網絡平臺積累的客戶經營、網絡消費、網絡交易等行爲數據、即時場景信息等,分析評定借款客戶信用風險,確定授信方式和額度,並在線上完成貸款申請、風險審覈、貸款審批、貸款發放和貸款回收等全流程的小額貸款業務。

較傳統小貸公司相比,網絡小貸公司擁有傳統小貸公司 1:1 融資槓桿比例的同時,可把經營範圍從省內擴展到全國,實現跨區域經營;同時,還可向銀行、小額再貸款公司等機構融資,進行債權轉讓,拓寬了融資渠道;此外,允許單一大股東控股,股權較集中,有利於經營決策和公司管理。

也正因爲其不受地域性限制,可以發揮“互聯網+大數據/即時場景信息分析+小貸”的聚集效應,才受到了以資本優勢見長的上市系資本的熱捧。

相比之下,傳統小貸行業在經過多年發展之後,如今卻到了生死攸關的十字路口。此前,《中國小額貸款公司行業發展報告(2005-2016)》表明,小貸公司發展正面臨2015年以來的嚴峻挑戰。行業發展信心普遍不足,股東撤資意願較爲強烈。

資本角逐下暗流湧動

實際上,近年來,網絡小貸牌照正被越來越多的上市公司所追捧。然而,資本蜂擁背後卻是暗流湧動。網絡小貸可以突破區域和資金來源限制,短期內,資產規模可以快速做大。與此同時,膨脹後的資產風險隱患亦快速上升。一旦風險暴露,有可能面臨滅頂之災,這也引起了監管部門的高度警覺。

互金咖調查發現,上市系資本大多熱衷於在廣州發起成立網絡小貸公司,這或與當地政府大力推動、政策具有先行先試的優勢不無關係。

不過,曾經的政策優勢如今也正面臨來自監管層的壓力。當下,網絡小貸納入互聯網金融風險整治範疇便是明證。

據悉,廣州市越秀區民間金融街作爲全國互聯網+小貸先行試驗區,可批准開展全國範圍業務的互聯網小貸公司,是廣東省、廣州市的重點金融項目,得到了當地政府的大力支持。

按照相關工作流程,網絡小貸設立需報廣州市越秀區金融工作局初審、廣州市金融工作局審覈、廣東省金融工作辦公室備案。獲得覈准後才能到工商部門完成註冊成立等各項工作。待完成工商註冊後,互聯網小貸公司完成辦公場所裝修和消防驗收,向區金融局申請開業驗收,市金融局、區金融局驗收通過後,再由區金融局發放開業通知書。

民盛金科(原宏磊股份,002647.SZ)今年3月10日披露公告稱,擬以自籌資金共同出資40000萬元人民幣設立廣州民盛互聯網小額貸款有限公司(暫定名稱,以註冊登記機構覈定爲準)。其中公司出資32000萬元,出資比例爲80%;廣東合利出資8000萬元,出資比例爲20%。截至公告日,申報材料已經通過了廣州市越秀區金融工作局初審。

2月28日,由達安基因(002030.SZ)和旗下公司達安金控分別出資5100萬元和4900萬元發起成立的廣州安易達互聯網小額貸款有限公司亦正式宣告開業。

廣州二三四五小額貸款有限公司

聚光燈下網絡小貸資本角逐暗流湧動 小貸行業生死邊緣掙扎

另據二三四五(002195.SZ)今年1月14日發佈的公告表明,公司發起設立廣州二三四五小額貸款有限公司(二三四五小貸)已於1月13日收到廣州市越秀區金融工作局的核準批文。

二三四五小貸註冊資本爲人民幣 5 億元;由主發起人上海二三四五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網絡科技)出資4.25億元,中頤財務諮詢股份有限公司出資0.75 億元,全部爲實收貨幣資本,由出資人一次性繳足。由於公司網絡科技子公司佔互聯網小貸公司註冊資本的比例爲85%,互聯網小貸公司將納入公司合併報表範圍。

當月20日,二三四五再度發佈進展公告稱,二三四五小貸已取得廣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的批准,並已取得廣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頒發的營業執照。按相關要求在2017年3月10日前完成開業籌建工作,並提請政府主管部門驗收。

此前,新大陸(000997.SZ)旗下的廣州網商小額貸款有限責任公司(網商小貸)於2016年4月7日獲得廣州市金融局批准。網商小貸系由公司用自有資金1.5億元投資設立。

廣州仁諾互聯網小額貸款有限公司

聚光燈下網絡小貸資本角逐暗流湧動 小貸行業生死邊緣掙扎

去年11月29日,國盛金控(002670.SZ)亦發佈公告稱,公司擬與深圳市加德信投資有限公司、西藏家家樂購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吳鷹共同作爲發起人,投資設立廣州仁諾互聯網小額貸款有限公司(暫定名,以主管部門覈定爲準,以下簡稱仁諾小貸)。仁諾小貸擬定註冊資本10000 萬元,其中公司出資4500萬元,佔仁諾小貸註冊資本的45%。

其中,加德信投資目前爲衆安保險的第四大股東;吳鷹系中國第一代互聯網巨頭,UT斯達康公司創始人。

而在廣州以外最新獲批設立的網絡小貸公司中,3月16日晚間,永輝超市(601933.SH)發佈公告稱,近日公司獲得重慶市及重慶市江北區金融工作辦公室批覆,同意公司獨資籌建重慶永輝小額貸款有限公司,註冊資本達3億人民幣。

聚光燈下網絡小貸資本角逐暗流湧動 小貸行業生死邊緣掙扎

不過,在上市公司扎堆發起網絡小貸背後,其發起設立門檻和監管力度均在不斷提高。近期,黑龍江金融辦在全國範圍內首次提出,鑑於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相關管理實施細則尚未完善,不允許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發起或參股開展網絡小貸業務試點的小貸公司,不允許以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作爲開展網絡小額貸款業務試點的網絡平臺。

4月6日,黑龍江金融辦下發《黑龍江省小額貸款公司開展網絡小額貸款業務試點相關監管政策規定(試行)》。其中,第九條相關規定直接將P2P網絡平臺參與網絡小貸的路給“堵死”了。

“此前,很多小貸公司通過開設網貸平臺的方式變相突破區域和資金來源限制;也有很多小貸公司通過爲網貸平臺輸送資產來變相實現‘貸款資產證券化’,加速資金流轉效率。因此,小貸行業在藉助網貸的同時也埋下了很多風險隱患。”對此,有業內專家表示。

小貸行業生死邊緣掙扎

實際上,除了上市系資本蜂擁的網絡小貸以外,就小貸行業而言,近兩三年來,小貸公司整體已經由盛轉衰。在近幾年的發展中,全國小額貸款公司出現了歧視、融資難、風險高、稅負重、監管錯位等問題,生存狀況嚴峻。

2014年,小額貸款公司數量和貸款餘額的增速分別比上年下降了16.8和23.3個百分點,2015年這兩個數字較上年也分別下降了10.8和15.1個百分點。當年,貸款餘額更是出現了負增長(-0.1%)。

2015年9月末,小貸公司機構數量的歷史峯值,爲8965家,此後連續4個季度遞減。截至到去年9月末,共減少了224家,實收資本、貸款餘額、從業人員也同步減少。

第一網貸大數據系統顯示,在“十二五”期間全國小貸行業主要指標增速已在逐年下降。如貸款餘額從超過20%年增長速度下降到負增長,2016年全國小貸行業主要指標,幾乎季季全面負增長。

如新三板小貸公司作爲行業中比較優秀的羣體,整體業績亦大幅滑坡。截至3月31日,新三板全部43家(不含3家退市或準備退市)掛牌小貸公司中有近半已經披露2016年年報。

不過,21家新三板公司共實現營業收入9.82億元,同比減少11.86%;實現淨利潤5.10億元,同比下降26.77%。其中僅8家公司同比出現增長,佔38.10%;13家公司同比出現下降,佔61.90%。2016年,21家新三板公司平均每股收益0.0914元,比2015年減少近三成,爲27.35%。

聚光燈下網絡小貸資本角逐暗流湧動 小貸行業生死邊緣掙扎

3月31日,陽光小貸(832382.OC)披露了2016年年報,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715.4916萬元,比去年同期的 4869.7662萬元減少了 1154.2745萬元,減幅爲 23.70%;實現淨利潤 2153.9487萬元,比去年同期的 2728.4640萬元減少了 574.5152萬元,減幅爲21.06%。

陽光小貸表示,在經濟下行的大環境下,客戶資金週轉和經營收益不同程度受到影響,爲維護公司的優質客戶,降低客戶的融資成本,支持客戶度過經營難關,公司發放貸款的利率隨市場行情進行了相應調整,報告期利率水平呈下行趨勢,公司加權平均綜合收益率爲 12.90%,較上年同期的 15.64%下降了 2.74%,降幅爲 17.52%,因收益率水平的下降而導致的營業收入減少額爲818.8608萬元,影響報告期營業收入同比減少了 16.82%。

此前,自去年1月起的14個月內,新三板再無小貸公司成功實現掛牌,也沒有已掛牌小貸公司實現定增再融資。

截至目前,佳和小貸(834610.OC)、三花小貸(834271.OC)更是在去年底宣佈終止掛牌,通源小貸(833754.OC)也在今年3月16日公告擬申請摘牌,已獲董事會審議通過。由於無緣創新層,不少小貸公司在預期落空後掛牌價持續下跌;而在股轉系統嚴格限制類金融企業融資情況下,已掛牌小貸公司融資日益困難。

對此,中國P2P網絡指數課題組負責人胡爾義指出,與傳統民間借貸比較,小貸公司幾乎毫無優勢可言,卻被審慎監管。歧視凸顯、融資難、融資貴,處於金融產業鏈末端。在胡爾義看來,小貸公司轉型村鎮銀行、民營銀行的可能性也不大。一度備受民間資本追捧的小額貸款公司,在經歷10餘年發展後,漸成雞肋,小貸行業已經到了發展新階段和亟待梳理的時刻。

爆料/投稿/合作:[email protected],並留下您的聯繫方式。轉載需註明出處,侵權必究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