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爲德雲社班主的郭德綱,因爲個人幽默的性格,在圈內圈粉無數,不僅有普通人甚至名人大咖都常聽他的相聲段子,但是德雲社一路走來風風雨雨,不管到了什麼時候,都是媒體和聚光燈捕捉的焦點,可是近日,德雲社老郭又一次走了黴運,“喝涼水都塞牙”,負面新聞不斷,不過,郭德綱經歷那麼多,這點小事對他來說不叫事兒。

不僅如此,郭德綱最近心情還不錯,又小秀了一下書法,定睛觀瞧,屬於特有的郭德綱的手筆,因爲這類字體基本屬於他的首創,雖然看起來“歪七扭八”,但是不難發現很多人生哲理。

一向喜歡藝術的郭德綱,不僅對書法在行,而且對評書,曲藝,大鼓,京劇,這些都很在行,國粹京劇是內行票友,這一次郭德綱的書法中,出自清代郭小亭的《濟公全傳》:天雨雖寬,不潤無根之草;佛門廣大,難度不善之人。不過,其中出現了一些瑕疵。

原來郭德綱竟然“不潤”改爲“不生”後意思牽強了很多。不過,有個人在前面說了,書法無錯字,熱愛漢字的人,經常在練字中刻意添減筆畫,以求不同意境。這也是大多數書法愛好者的常規做法。如糾纏對錯,實在看不了你這偷換概念的說法。

如果說書法筆畫可以不多計較,那錯別字總得計較吧,“度”和“渡”都不分,我不信你熱愛漢字卻不關注錯別字,那不成了葉公好龍了。從這副字中不難看出,繁體字的“無”下面是四個點,可是郭德綱卻寫了五個,這個明星的錯誤,郭德綱能不知道?到底是怎麼想的呢?

其實普度衆生和普渡衆生都對,區別是普度衆生是說度化衆生,引人向佛。而普渡衆生是說爲衆生擺渡,幫人們渡過苦海。怎麼理解都對!同時書法無錯字,以書寫人當時的情緒,甚至還能刻意去增減筆畫,書法作品不是簡單的寫字,如果說偉大的書法家都會寫錯別字!看來他們都沒文化!還有文言文中還有通假字呢,不要說郭德綱是現代人,那魯迅先生也寫過通假字,咱偉大領袖毛先生也用過啊!這兩位老人家總不是古人吧!你寫的這篇東西不能體現郭先生水平低,恰恰體現的是一些人沒文化!老郭寫的這幅作品,是經過深思熟慮的,有意而爲之,耐人尋味,嬉笑怒罵,皆成文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