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家麪館沒得啥子名氣

也不是啥子50強

兩間小門面

一碗豬肝麪

卻在重慶小面界

成了一股清流

不走尋常路的豬肝麪

重慶人喫小面,你要是今天喉嚨不舒服,說想來一碗清湯,都要遭人質疑:“也,你娃兒是不是重慶人哦?!”

沒得法, 重慶人喫辣已經成了一種常態。小面也是如此,不但要辣,還要香,還要麻,還要這幾種味道融合得好!這樣,才叫重慶小面。

老家豬肝麪也賣小面,不過,他們家的小面有點不一樣。

第一次喫豬肝麻哥面

重慶小面的俏頭多是牛肉或者肥腸,多用紅燒,其餘什麼雞雜啦、鴨腸啦、各種內臟什麼的,基本都是用泡椒炒。

然而老家豬肝麪不這樣,豬肝看上去就是白生生的樣子,沒有鮮豔的炒料搭配。

普通的豬肝麪和豬肝與其他種類的雙拼都是一個價格,11塊錢良心價~小渝兒這種肉食患者當然是選擇雙拼啦。

豬肝+麻哥=豬肝麻哥面,其實就是豬肝和雜醬的雙拼。雜醬、豬肝和青菜“三分天下”。

特別是豬肝和青菜的比重,小渝兒第一次喫麪看到介麼多菜葉子~而且萵筍葉煮得生,在麪湯裏臥一會兒,熟得剛剛好,喫起脆嫩。

一份豬肝,佔據半壁江山

豬肝片得極薄,而且看上去十分清爽,滑嫩的豬肝薄片溫柔地貼在麪條上。

豬肝應該只是稍稍焯了道水就起鍋了,但是入口沒有一點腥臊之氣,口感還101分(多給1分不怕他驕傲!)嫩滑,可見上芡的功夫不同凡響啊!

旁邊的雜醬和常見的雜醬也不同,沒有濃稠的油脂,很乾爽,雜醬的顆粒感堪比豌豆的大小。

沒有鮮亮的紅湯打底,感覺更像一碗小時候爸爸煮的醬油麪!

麪條略粗,不是圓圓的,更扁一點,比我們常喫的水葉子更耐嚼。而且抗得住湯汁的浸泡,小渝兒邊拍邊喫,麪條也沒有發脹。

一片豬肝比紙薄

小渝兒在外面基本很少喫豬肝,主要是很多豬肝看起都厚,而且還怕不新鮮,然而這一碗豬肝麪讓我沒忍住再加了一份涼拌豬肝~

嬢嬢端上來的時候,我就曉得沒選錯!

微微卷曲的灰粉色,上面撒了一點蔥花,隨着嬢嬢步伐的走動,小渝兒都能感覺到薄嫩的豬肝在“duang”“duang”地起舞!

小份的涼拌豬肝9塊錢,每一片都厚薄均勻,輕輕一斯就能撕開,跟一張薄紙的手感差不多哦~

而且每一片!每一片!豬肝都:薄!滑!嫩!脆!小渝兒完全喫出了腰片的脆爽!關鍵是還沒有內臟的腥味兒哦!

全店最貴的番茄丸子

豪氣(並沒有)的小渝兒還點了全店最貴的一碗番茄丸子米線,13塊錢!有整整6個肉丸子!

6個份量十足的肉丸,每一個肉丸都很紮實,肉打的很細嫩。

番茄丸子是真正的家常味兒,湯底看着清爽,能喫出來沒有添加那些番茄醬啊什麼之類的。

咔咔湯圓—重慶人特殊的記憶

醪糟咔咔湯圓,是重慶人小時候最美的回憶,“只有我們重慶的咔咔湯圓纔是最乖的!”,這是無數重慶崽兒的心聲。

爲什麼叫咔咔湯圓?因爲一說到“咔”列個字,鬥像看到過節的時候,一家人在一起忙碌的喜慶樣子。

在我們重慶人眼中,只有“咔”出來的湯圓,才糯才甜才香,纔有童年的味道。

他們家的湯圓不是成品,是真的咔出來的,加了足量的醪糟,和甜甜的白砂糖,一口下去就是日思夜想的味道。

老家豬肝麪的位置並不當道,小渝兒爲了一碗豬肝麪慕名而來,倒沒有想到會在這裏收穫一碗咔咔湯圓,沒有失望,還多了驚喜。

文案 | 大魚,視覺 | 茹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