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非常戲劇性的一幕。3年前,面對質疑聲,餘聯兵需要解釋優速轉型大包裹,並非僅僅爲避開一線快遞公司鋒芒,而是基於押注新航線的明智判斷。

  今天,當餘聯兵的預言成真時,最開心的反而可能是後來者,這些人全副武裝,興奮地衝進新大陸,彷彿在說“嘿,謝謝你,哥倫布”。

  就算“哥倫布”聲稱自己還擁有先發優勢,但局勢也不夠樂觀。順心捷達起網、德邦改名、中通快運A輪融資等一系列事件,這一切標誌着大包裹時代的曙光。

  曙光不會因爲優速來的早就不照耀別人——遠道而來的競爭對手是一支支艦隊,他們的大本營在千里之外——這恰恰也是可怕之處,對後來者而言,大包裹是一種需要二次開發的新型能源。他們現階段的目標是儘可能採掘。因爲在艦隊和大本營之間的後勤補給,足以撐到能源變現那一天。

  餘聯兵不可能好整以暇,大包裹就是優速的全部。2015年之前,優速只是一家競爭力平平的二線快遞公司。那時候,餘聯兵整天擔心的問題,要麼是消化成本,要麼是洋快遞入華的威脅。他找人做統計,發現公司6成多的利潤來自3公斤以上的業務。最終直接促成了優速轉型。

  這種轉型是,業務範圍定位2-100公斤(後來單票提升至500),其中核心產品主打3-10公斤,從而避開快遞和快運。餘聯兵希望在3年內推動該市場的變革,那是在2016年。如今,3年還剩1年,快遞和快運的對手主動找上門了。當然也可以說,對方相繼上市、結束舊戰爭後,終於騰出手了。

  戰爭要以戰爭結束,由不得餘聯兵。

  ▌入侵新大陸

  2016年,優速宣佈全面轉型的第二年,另一家以“企業件+零擔快遞”起家的快遞公司——速爾——也宣佈要走核心重量段爲3-50公斤爲特點的差異化競爭路線。爲此,速爾還拿到了150億元的授信融資。這是一筆遠超過優速目前所有公開融資記錄額度的巨資。

  1年後,速爾又把產品描述改成了3-100公斤,緊貼優速2-100公斤。關於兩家快遞公司的最大交集其實來自餘聯兵,在創辦優速之前,他也參與了速爾的搭建。

  餘聯兵後來離開速爾成了一個謎,他在這裏待了3年,有人說他與其它創辦者的經營理念出現衝突,不過這種說法本身也成了一個謎。但有一件事是肯定的,胳膊擰不過大腿。速爾股東張煊楠,他背後的友和道通代表了大腿,這家橫跨航空貨運、快遞物流、物流園、商貿的巨頭,擁有數家專業領域公司,速爾只是其中之一。2011年,速爾被張煊楠全資收購,那時候餘聯兵的優速連快遞牌照都沒辦下來。

  一位接近餘聯兵的相關人士告訴掌鏈,餘聯兵很早之前就對快遞有自己的構思,經歷幾次創業後,他做出一番事業的決心已經不可阻擋。

  這點似乎有跡可循,優速在最初幾年不溫不火,始終徘徊在盈虧線邊緣。但餘聯兵始終沒動過賣掉優速的心思,一直撐到資本青睞。

  資本究竟是更青睞大包裹模式,還是餘聯兵本人,不太好說。從鐘鼎創投還投資了德邦來看,似乎前者可能性更高。結果德邦快遞成了優速在這個領域強有力的競爭對手。今年7月初,德邦通過一場聲勢浩大的發佈會,推出3-60公斤段的大件快遞產品。

  其實更早之前,這種針對大包裹市場的策略就展開了,優速官方今年4月份還發過一張海報,回應德邦此前“非加盟有保障”的挑釁式宣傳。無論如何,兩家是確認過彼此眼神了。

  另一方面,無論速爾還是德邦,它們只是公開宣稱部署類似戰略的公司中的兩家代表。更多潛在威脅來自一線快遞公司對快運領域的滲透。儘管這些巨頭並沒有特別點明是否要在大件快遞、大包裹上下功夫,但它們很顯然並不缺錢,也掌握網絡優勢。

  一位來自中通快運的相關人士就告訴掌鏈,就算直接競爭,他們的優先考慮目標也不是優速這樣的二線公司,而是同一梯隊的跨界選手。

  優速的機會在於錯位競爭,餘聯兵口中的3-10公斤核心件——甚至3-30公斤——在通達系快遞公司眼裏都是不賺錢的“垃圾件”。

  一位來自通達系的工作人員稱,這部分貨物在過去主要用於填倉,後來小件(電商)市場格局固定後,他們就放棄了填倉思路,轉而高價出售。這對一向擅長價格戰的通達系來說很罕見,意思是他們並不十分在乎該區間的產品。

  優速的問題也來自於此,大部分看好大包裹的人都聲稱電商發展帶動了大件快遞崛起。但事實上,優速和電商件的聯繫有限,如何保證從中受益呢?

  董中浪和餘聯兵還有一個更加前衛的思路,那就是未來商品將越來越多以大包裹形式從倉庫裏直接發出,這有賴於零售商和B2C電商的深入融合。問題在於,相較於和電商關係親密的通達系,別人有什麼理由一定選擇優速?畢竟前者看起來更容易實現用物流爲B端客戶提供附加值(銷售數據預測之類)。

  ▌和時間賽跑

  最近,中國郵政董事長劉愛力放出風來,將在明年引入戰略投資者重啓IPO,確保3年內上市。儘管和民營快遞公司登陸資本市場的底層邏輯不同,可從結果來看,快遞業集中度無疑被加劇了。

  目前,市場觀點普遍相信,中國郵政依託其完善(可能是最)的網絡布點和高科技儲備,一旦上市將大有可爲。快遞專家趙小敏認爲如果順豐市值在2000億元以上,那中國郵政沒理由低於3000億。

  對於沒有國家背書的二線民營快遞公司而言,他們如何在缺乏科技手段和規模優勢的前提下成功突圍,最終登陸資本市場是個不小挑戰。

  早在3年前完成D輪融資的安能物流,其一位內部中層管理告訴掌鏈,他們剛剛把快遞業務從集團剝離出去,爲的是讓快運業務爭取在明年上市。目前,安能和優速是爲數不多的理論上存在上市可能的獨立二線公司,其它大都被收購,或在一夜之間消失。

  相反觀點對二線快遞公司有所作爲持懷疑態度。“即便撐到上市又能怎樣呢?”說話的是一位來自郵政內部的研究員,他認爲這個行業沒有成本優勢就不足以掀起風浪。“去年中通62億件,今年應該超過85億了。我想問你,優速和安能來了能做什麼?”他說,“就這前十,估計還得去掉3、4家。二線的哪有機會?”

  這位研究員進一步解釋,所謂去掉,並非死掉,而是勉強硬撐。“資本既然敢投資它們,正是因爲死不了。”甚至就連已經上市的德邦也不被看好。“德邦同樣沒戲,但是德邦不會死。因爲德邦有快運,如果德邦重心在快遞,那也危險了。”德邦今年前7個月拿到8000萬元政府補貼,接近去年淨利潤的20%。幾年前,德邦淨利潤3成來自政府補貼。

  快遞專家趙小敏至少對二線快遞公司的判斷與上述研究員一致。“能不能突圍或者上市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活着。”他甚至認爲優速如果這個時候能被賣掉也許是件好事,那也是活着的一種方式。因爲“沒有量(足夠),一切都是零。”

  繼去年獲得A+輪融資(授信)後,有消息稱今年4月份優速的B輪融資已經到賬,甚至餘聯兵還確認了該消息。不過截至目前,官方始終沒有宣佈相關事宜。掌鏈就此事求證優速官方同樣未果。

  一位前優速員工告訴掌鏈,B輪融資應該是真的,但從官方閉口不談和流傳出的“餘聯兵確認”這兩個截然相反的口徑來看,或許餘聯兵真的有點坐不住了。

  上個月底,一向很少露面的餘聯兵突然接受了官媒《快遞》雜誌的專訪,也正是那次,他說優速已經在大包裹戰局中獲得先發優勢。緊接着,優速便升級大包裹戰略,宣佈單票重量提升至500公斤。第三天,餘聯兵又出現在自家科技公司成立揭牌現場。值得一提的是,優速在此之前長期和G7、際鏈等資本方投資的科技公司展開合作。

  掌鏈整理過往幾年餘聯兵公開發言發現,優速在2015年宣佈轉型後,2016年大包裹業務同比增長60%,2017年營業額和包裹量業務增速則超過40%。

  ▌大包裹爭議

  大包裹無處不在,卻沒人能給出精準定義。這種景象讓人想起從去年開始大熱的新零售,有人忙着解釋、有人忙着跨界、有人忙着追逐……時至今日,新零售還是空氣中的幽靈,抓不着也看不見。

  對大包裹而言,這種問題是顯而易見的,按照過去業內對此的區分,只有普通快遞和重貨之分。大包裹則屬於重貨的一部分。在EMS的國際貨運標準中,只要超過2公斤以上的貨物都被稱爲大包裹。如今,大包裹(或者大件快遞)在各家企業都有了不同定義,更奇怪的是,這種定義在公開信息中只靠重量區分,而非品類。這就造成了“你可以說2-70公斤是大包裹,那我也可以說3-60公斤是大包裹,而大家都沒說錯”的結果。

  事實上,在專業人士看來,運送100公斤的棉花和50公斤的冰箱,完全是兩碼事,它們的流水線、操作、裝車標準截然不同,而不僅僅因爲1個是100公斤,1個是50公斤。

  “這個行業創造太多的詞彙沒有意義,快遞更不存在大小快遞之說。”趙小敏說,“優速要麼是快遞,要麼是貨運。僅此而已。”

  餘聯兵選擇的是快遞,他很早之前就喊出“用快遞方式做大包裹”,並且“堅決不打價格戰”,要用“服務質量換客戶”。從優速官網對自家產品的定價來看,餘聯兵的確沒有食言,優速整體處於中高端價格水平。但服務質量就見仁見智了,按照國家郵政局發佈的2018年第一季度快遞服務滿意度調查來看,優速在入圍的10家全國性快遞公司中排名墊底。

  這裏面其實存在一種悖論,質量和速度,好比魚和熊掌能否兼得的難題。在一個相對空白的領域,過去幾年包括團購、外賣、打車在內的行業領導者,他們的經驗是用補貼和便利換取絕對用戶數量。這點在本質上和快遞業內人士對“量”的看重別無二致,他們的潛臺詞是,當優速沒有絕對數量的包裹,就不可能短期內產生絕對收益,然後把收益投入擴大規模的競爭當中(這也是資本的正面作用)。反過來講,如果優速偏安一隅,修煉內功,那在這個列強四起的新領域,速度如何保證?最終還會回到量的問題上。

  以安能爲例,根據其內部相關人士的透露,安能曾在快運包裹數量沒有達到預期前,內部規定所有30公斤以上的件必須走快運,而非快遞。從事後來看,這直接造成了快遞業務被剝離,快運業務單獨上市(謀劃)。因爲這種劃分可以滿足企業對包裹量的增速需求。

  在上述內部人士看來,之所以如此選擇,正是和大包裹的定義密不可分。“大包裹,像我們說的那種二三十公斤、四五十公斤的貨,如果按照快遞操作,首先你的效率很低,這和產品特性有關,國內還沒有哪家企業大規模鋪開如此細分的流水線(比如專門分揀電器)。因爲大家過去要麼是做快遞,要麼是做快運,單獨做任何一種都很簡單。”

  他表示,“但是快遞市場不可能有機會,只能做快運,那個領域的競爭烈度遠沒有快遞激烈。而如果你按照做快遞方式做快運,等於把自己拉到快遞領域競爭。”

  公開資料顯示,自從優速宣佈進軍大包裹之後,產品數次上調重量。不久前,優速宣佈單票重量上限爲500公斤。

  “德邦已經上市,有足夠騰挪空間。即便快遞做不好,也可以買。德邦會走一些彎路,但總的來說還有時間。”趙小敏說,“優速我認爲很難,空間和機會都很小了,只能在超細分領域還可以做,簡單說就是側重某個行業。”他強調“以優速爲代表的公司只能與時間賽跑,而這種賽跑與上市無關,只是活着。”

  現在的問題是,對於第三次創業的餘聯兵,以及被他從一線公司請來的高管們,會僅僅爲活着而戰嗎?或許他們此刻擁有怎樣的信心,要比優速擁有何種戰術更重要了。

  (掌鏈傳媒記者 劉宇豪)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