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肉配烧酒,见于《水浒传》。一股英雄豪气跃然纸上。

古代的武松:“店家,随便切几斤牛肉,筛些酒来。”

现代的你:“老板,先烤十个大腰子,搬一箱啤酒!”

都是一种豪爽之气。高端大气上档次。

失身事小,丢面事大。

微信截图_20180410134748.png

其实,在古代是很少有牛肉随便卖的。属于违禁品。

吃牛肉,符合英雄敢为天下先的逻辑。也有眼球效应。

吃罢放下一锭纹银(远超酒菜钱),大笑而去。

如果换成说“杀一只鸡来”、“摸出几块碎银”,豪气感荡然无存!

中国农耕文明的传统。早在春秋战国期间,秦国就制定了“厩苑律”,规定每年四月、七月、十月和正月评比耕牛。排名落后者会受到处罚。

在汉代,《盐铁论·刑德论》记载用“盗马者死,盗牛者加”等严刑酷法来保护耕牛,“牛乃耕农之本……国家之为强弱也”。

唐宋元,上至皇帝,下至百姓,对牛尤其是耕牛都十分重视。《元史·本纪·顺帝》记元惠宗言:“盗牛马者劓(割鼻子)。盗驴骡者黥额(用刀刺面额然后涂墨),再犯劓。盗羊豕者墨项(后颈),再犯黥,三犯劓。劓后再犯者死。”

微信截图_20180410134852.png

再说说古代的酒。

南宋以前的中原酒都是发酵酒,度数不高,最多不高过二十,大多是十度以下的米酒,发酵后就过滤而得。

所以有“一壶浊酒”的说法。李白动不动饮“斗酒”。

武松一连喝了十八碗。

从元代起,高度的蒸馏酒才开始带入中原。大碗喝酒越来越少见了。微信截图_20180410135853.png

米酒的好处是当时不醉,喝的时候显得有酒量。却迎风倒,后劲十足。

如果不是碍于面子,武松也回店大睡一场,更不会有醉打猛虎的故事了。

从《水浒传》起,凡英雄豪杰,莫不大口吃牛肉、大碗饮豪酒!纵四海,仰天笑。

这是一种文学脸谱化。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