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小萌刷牙的時候,一顆門牙突然掉了,嚇得她趕緊跑去醫院。

結果,在醫院一檢查,醫生告訴她,因爲牙周炎晚期,她的上排牙齒都已經鬆了,得馬上拔了!

“牙痛是上火”,欺騙了多少中國人

小萌才28歲,卻像82歲的老太太,半口牙齒都沒了,嘴巴癟癟的,稍微硬一點的東西都沒法子喫。爲小萌今後的生活質量考慮,她今後還得種牙,需花費十五六萬......

年紀輕輕,牙齒卻掉了一半,這種案例對於中國牙科醫生來說,還真不算稀奇。

“牙痛是上火”,欺騙了多少中國人

2017年9月,原國家衛計委發佈了《第四次全國口腔流行病學調查》,結果顯示約有74%的中國人,連每天刷兩次牙這種基本的口腔清潔措施都做不到。

與從小就去洗牙、看牙醫、用牙線的西方人相比,中國人對牙齒重視程度實在太低。

今天,我們就來好好扒一扒,這些年我們對牙齒君的種種誤解!

“牙痛是上火”,欺騙了多少中國人

誤解一

牙齦腫痛是上火

26歲的小夥去醫院看病,小夥說,之前經常會牙痛,父母就說這是他火氣太大了,需要喝點清熱解毒的東西,來降降火。

誰知道,過了一段時間後,牙齒竟然變得越來越松,最後已經嚴重老化到,每天都只能喝粥,喫很稀的食物,想喫個堅果,那想都不要想。

醫生說,導致小夥牙齒老化的原因,其實是牙周炎。

“牙痛是上火”,欺騙了多少中國人

人的一生中,平均要咀嚼50000 kg 的食物,如果清潔不到位,就會有數以十億計的細菌日復一日侵蝕你的牙齦和牙齒,最終,會形成牙周炎。

據統計,在中國人的口腔問題中,牙周炎是最常見的一種疾病,牙周炎的發病率高達70%,相當於10個人中,就有7個有牙周炎。

不僅常見,牙周炎的危害還不容小覷。

它的發病週期很長,早期不易被人發現,當有了明顯症狀的時候,就已經發展到了中晚期,要想治好不容易,最後的結局就是牙齒都掉光光了。

“牙痛是上火”,欺騙了多少中國人

治療牙周炎最好的時間,就是在牙齦發炎階段,通過加強口腔清潔,控制好口腔內的牙菌斑。

但是呢,很多中國人對牙周炎有着非常嚴重的誤區:每次看到牙齦發紅了,就先自我診斷爲“上火”,然後再熟練地來點牛黃解毒片、金銀花或菊花降火。

“牙痛是上火”,欺騙了多少中國人

結果,就在拼命降火的過程中,錯過了牙周炎的最佳防護時期,延誤了病情,讓病情加重了,年紀輕輕就沒了牙齒。

誤解二

“老掉牙”很正常

張先生在50多歲的時候,就開始掉牙,直到67歲的時候,就已經成爲了一位“無牙老人”,每天就只能喝粥、喫豆腐。

最後,兒子帶張先生去醫院做了一口活動假牙,本以爲假牙多少能恢復一些咀嚼能力,改變一下現狀。

誰知,硬的、粘的食物還是喫不了,假牙還極其容易脫落,清洗也不方便。

“牙痛是上火”,欺騙了多少中國人

曾經,世界衛生組織提出 8020 計劃,指的就是,要讓人在80 歲的時候,還能保有 20 顆具有咀嚼功能、不鬆動的牙齒。

只有這樣,才能保證老人的生活質量,不會因爲缺牙而受影響。

但現實卻是,中國80歲的老人,別說20顆牙齒了,有三分之一的人連一顆牙齒都已經沒有了。

對於牙齒,中國人有一個根深蒂固的誤區,就是覺得人一老就會掉牙齒,覺得“老掉牙”是自然規律。

但實際上,“老掉牙”並不是自然規律,而是跟一個人的口腔習慣有關。

“牙痛是上火”,欺騙了多少中國人

如果不注重口腔衛生的的話,細菌就會在牙槽骨中生長繁殖、破壞毛細血管、降低成骨細胞活性,最終導致牙根變鬆脫落。

當牙齒缺失後,人的咀嚼功能就會降低,甚至是喪失。

這不僅僅是降低生活質量這麼簡單,它會影響人體對營養成分的吸收,嚴重的人甚至會出現消化系統的疾病。

也許,你會覺得無所謂,覺得鑲牙可以解決問題。

但是,鑲的牙齒怎麼都比不上自己的原裝牙齒好用。哪怕,你嘴裏塞了一輛寶馬,不好意思,這牙口不好用還是不好用。

誤解三

牙不好,沒多大事

在國外知乎上,有一個專門的帖子吐槽說,中國人不刷牙,口腔衛生特別差。

中國人對口腔衛生的重視程度特別低,根本原因就是,因爲覺得牙不好沒有關係,還常說什麼“牙痛不是病,痛起來真要命”的話。

“牙痛是上火”,欺騙了多少中國人

實際上,牙齒不光光只是咀嚼,它還跟全身疾病都有着很強的關係。

這不是危言聳聽,已經有相關研究證實:牙齒不好,會引發很多其他疾病。

1. 牙不好,可能會得胃炎、胃癌

研究顯示,在胃癌患者中,60% 可檢出幽門螺旋桿菌感染。世界衛生組織下屬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將幽門螺旋桿菌定爲人類I類致癌物。

“牙痛是上火”,欺騙了多少中國人

而在我們的口腔中,牙菌斑裏藏着大量幽門螺旋桿菌,當機體抵抗力低下時,它會隨着唾液或食物嚥到胃內,這可能會導致胃病的發生和復發。

2. 牙不好,可能會得心臟病

英國國民衛生保健系統和利茲大學的研究發現,年輕時有過嚴重掉牙史的人,死於心臟病的風險更高。

“牙痛是上火”,欺騙了多少中國人

這是因爲,牙周炎所滋生的毒素和病菌能侵入血液,不僅會造成血小板凝固,還會直接在動脈形成血栓,可能引起急性心肌梗塞。

3. 牙不好,可能會得老年癡呆

美國伊利諾伊大學曾做過一項研究,發現牙周病細菌會引發認知障礙和阿爾茨海默症。

因爲,牙周炎和認知衰退之間存在密切關聯,它可能會加重大腦的炎症,使大腦中的神經元發生退化、數量減少,從而有可能導致阿爾茨海默症(老年癡呆)。

“牙痛是上火”,欺騙了多少中國人

誤解四

刷牙隨便刷,洗牙浪費錢

大部分的口腔問題,都是清潔不到位引起的。

我們口腔內細菌的數量,比地球上的人還要多。

如果平時不注意口腔衛生,細菌就會一直累積再累積,導致牙菌斑和牙結石的堆積,最後的結果就是促使了口腔疾病的發生。

“牙痛是上火”,欺騙了多少中國人

《中國居民口腔健康指南》曾推薦了 4個容易做到的口腔健康習慣 :每年進行一次口腔檢查、每年洗牙一次、早晚刷牙、使用含氟牙膏。

但是,對於牙齒清潔問題,很多人都抱着無所謂的態度,覺得清潔牙齒就只是減少口氣而已。

很多人早上隨便花幾十秒刷牙就匆匆忙忙上班,晚上困了倒頭就睡,牙都懶得刷。

“牙痛是上火”,欺騙了多少中國人

每年一次的洗牙就更不用提了,不少人甚至覺得,洗牙是牙醫們用來賺錢的手段,牙齒會越洗越敏感。

結果就是,口腔內的牙結石越積越多,最後引發了牙周炎。

用潦草的態度對待牙齒,牙齒也不會好好待你,你越是忽視口腔衛生,牙齒退休的時間就越早。

誤解五

保護牙齒很花錢

因爲看牙的費用比較高,很多人就有一個誤區,覺得想要一口好牙是十分花錢的事情。

其實,牙科專家說,只要在日常生活中,多花幾分鐘做好防護,就能花最少的錢,擁有一口好牙齒。

1. 科學刷牙

刷牙是保持口腔清潔最主要的方法。

通過刷牙,可減少口腔內細菌和其他致害物的數量。通過刷牙,能促進牙齦組織的血液循環,增加牙齒及牙周組織新陳代謝的興奮,增強上皮細胞的角化程度,提高牙齦表面組織的抗病能力。

刷牙可以採用巴氏刷牙法,每天早晚刷牙,每次刷牙至少3分鐘。

“牙痛是上火”,欺騙了多少中國人

2. 糾正不良的口腔習慣

改變口腔不良習慣,能夠減少對牙周的刺激,預防牙周炎的發生。

因此,要避免用牙齒咬硬物,比如說咬粗硬物品、用牙齒開啤酒蓋等不良習慣。

“牙痛是上火”,欺騙了多少中國人

除此之外,還要改正用口呼吸的習慣,這會很大程度減少上前牙的牙齦肥大,牙齦炎等症。

3. 多喫粗糙或纖維性食物

粗纖維食物,具有一定的清潔和按摩作用,能夠增強牙周組織的抵抗力。

“牙痛是上火”,欺騙了多少中國人

除此之外,還要減少糖分的攝入,以免糖分附着牙齒表面,引發齲齒。

4. 定期做口腔健康檢查

口腔疾病多爲慢性疾病,早期症狀不明顯,易被忽視。 因此,每年都要定期做口腔健康檢查,做到早發現早治療。

“牙痛是上火”,欺騙了多少中國人

一般成人每年查一次,兒童和孕婦每隔半年查一次。

5. 每年洗一次牙

即使每天早晚刷牙,也不可避免牙結石的形成,每年洗一次牙,能減少牙結石的累積,讓口腔始終保持清潔。

“牙痛是上火”,欺騙了多少中國人

另外,菸酒會腐蝕牙齒,有這習慣的人,更要記得洗牙哦。另外,最好儘快戒菸戒酒。

關愛自己,記得愛牙

擁有健康,並不是必須要喫多貴的保健品、請多專業的教練、有多好的醫療設施。

擁有健康,只需要多一點點的耐心,把該做的基本保健措施做好,你就已經趕超了很多人。

從今天起,做個愛護牙齒的人吧!

認真刷牙、定期檢查, 一同爲80歲還有20顆牙齒努力吧!

請把這篇文章轉發給所有人看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