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加載中...

“茶壺行動”:美國1955年在內華達州進行核彈試驗

聯合國祕書長警告稱,冷戰時期的核“棺材”可能正在向太平洋泄漏放射性物質。

據言,冷戰武器試驗產生的核廢料正從“混凝土棺材”中泄漏到太平洋。聯合國祕書長最近透露,他“擔心”致命的核廢料從一個混凝土圓頂中逸出,這個圓頂的設計目的是捕捉冷戰核試驗產生的原子“污泥”。圓屋頂位於太平洋的魯尼特島上,在20世紀70年代被用作放射性廢物的傾倒場。

聯合國祕書長安東尼奧•古特雷斯(Antonio Guterres)將該結構描述爲“一種棺材”,並表示,太平洋地區過去曾受到美國和法國核試驗的“傷害”。

爲了提高人們對氣候變化的認識,正在太平洋島嶼上旅行的Antonio Guterres說:“在某些地區,這些試驗對健康和水中毒的影響非常巨大。

“我剛剛和馬紹爾羣島總統在一起,他非常擔心,因爲該地區的棺材中可能會有放射性物質泄漏的風險。”

魯尼特島是太平洋馬紹爾羣島的一部分,它是由許多小島組成的環狀珊瑚結構。

載有冷戰核彈試驗“泄漏”致命放射性污泥的“核棺材”

魯尼特島:冷戰時期的核“棺材”可能正在泄漏放射性物質

載有冷戰核彈試驗“泄漏”致命放射性污泥的“核棺材”

魯尼特島:聯合國祕書長概述了他的擔憂

由於放射性沉降物的影響,許多曾居住在這些島嶼及其周邊地區的當地人被迫撤離並重新定居。

1946年至1958年間,美國在該地區進行了67次核武器試驗,包括1954年臭名昭著的Bravo氫彈試驗,這是美國有史以來引爆的威力最大的氫彈。

Bravo的威力是廣島原子彈的1000倍,據估計,廣島原子彈已造成逾10萬人死亡。

在試圖清理太平洋島嶼的過程中,爆炸產生的放射性土壤和火山灰被傾倒到朗尼特島上的一個火山口中,火山口頂部有一個18英寸厚的混凝土圓頂。

然而,這只是一個臨時的修復措施,所以隕石坑的底部從未被填滿,這引發了人們的擔憂,即致命的核廢料現在可能正在泄漏到大海中。

經過幾十年的廢料暴露,混凝土也開始出現裂縫,專家擔心,重大天氣事件將導致核棺材解體。

古特雷斯並未直接表示如何解決這一問題,但他認爲,太平洋地區的核歷史仍需要解決。

載有冷戰核彈試驗“泄漏”致命放射性污泥的“核棺材”

魯尼特島:美國在該地區進行了67次核武器試驗

載有冷戰核彈試驗“泄漏”致命放射性污泥的“核棺材”

魯尼特島:1954年布拉沃氫彈試驗在該地區進行

他說:“與法屬波利尼西亞和馬紹爾羣島發生的爆炸有關,還需要做很多工作。”

“這與健康後果、對社區和其他方面的影響有關。

“當然,存在補償問題和機制,以使這些影響最小化。”

--END--

圖片素材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