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欽州市婦幼保健院小兒外科收治了一名小嬰兒,他的名字叫做小橦橦。出生不到10小時的小橦橦進食第一口奶後出現了嗆咳、吐沫及嘔吐奶塊,隨後還出現了痰鳴、氣促、呼吸困難等症狀……幾經輾轉,小橦橦的父母帶着他來到了欽州市婦幼保健院小兒外科。

經過食道造影、小兒支氣管鏡等一系列的詳細檢查,醫生確診小橦橦患有先天性食管閉鎖合併食管氣管瘻。得知這個診斷結果,小橦橦的父母手足無措。

先天性食管閉鎖合併食管氣管瘻

是嚴重的先天性畸形之一,不能餵養以及合併肺部感染是該病的主要特點。患兒常因低血糖、重症肺炎、呼吸困難致死,死亡率高。

通俗地說,患兒的食管是條“死衚衕”,與胃不連通,喫的東西到不了胃裏,食物和口水會返流,引起嗆咳,甚至堵住氣管引起呼吸困難、窒息。而食管的另一端又通過一條通道與氣管相通,稱爲食管氣管瘻,胃液會經過該瘻道進入氣管、肺部,引起重症肺炎呼吸困難等嚴重症狀。

若不及時手術,小橦橦隨時都有可能離開這個世界!

但是,新生兒手術及麻醉難度大,風險高。此外,傳統食管閉鎖手術經胸部做一長約7cm手術切口進入胸腔或胸膜外進行手術,手術創傷大,術中、術後併發症多,術後恢復慢,易引起肺部感染、營養不良等症狀,術後胸部還會留有一道明顯的手術疤痕。

欽州市婦幼保健院小兒外科主任、副主任醫師翁正華帶領該科醫療團隊對小橦橦的病情進行了反覆的分析和討論,最後決定對小橦橦實施目前最先進的“微創胸腔鏡下食管氣管瘻修補+食管端端吻合術”。

據悉,“胸腔鏡下新生兒食道閉鎖手術”是目前新生兒外科最新開展、最前沿、最尖端的手術之一,也代表新生兒腔鏡外科的技術水平,具有微創,手術損傷小,出血少,術中及術後併發症少,術後恢復快,術後胸部無疤痕、美觀等優點。

但是,由於新生兒胸腔狹小,操作空間小,手術操作難度極大。因此,實施“胸腔鏡下新生兒食道閉鎖手術”,不僅要求手術醫生要具備豐富的微創技術經驗,而且也考驗着手術醫生的毅力和耐力,同時更需要具有小兒微創外科技術經驗豐富的醫療團隊的通力合作。

開展手術的當天,是小橦橦出生後的第3天。

在翁正華的指導下,主刀醫生裴開宗主治醫師在麻醉後的小橦橦右側胸部做三個0.3—0.5cm的小口。在欽州市婦幼保健院小兒外科團隊嫺熟的操作及默契的配合下,經過近4小時的奮戰,手術順利完成。術後行消化道造影檢查結果可見食管通暢。

目前,小橦橦已康復出院,真的是萬幸的寶寶。

說到這個嗆奶,很多小寶寶都會出現這種情況,不清楚的爸媽會覺得這很正常,在沒了解情況下,一定要觀察寶寶的嚴重程度、時間等,隨時去醫院檢查看看是否有這種特殊情況的發生。

嬰兒嗆奶問題可大可小,若是嚴重的嗆奶,則很有可能造成嬰兒猝死。所以在面對嬰兒嗆奶的問題上,各位寶媽和奶爸們都不能掉以輕心。

嬰兒嗆奶如何急救?

輕微狀態下:對於輕微溢奶、吐奶,寶寶自己會調適呼吸及吞嚥動作,不會吸入氣管,只要密切觀察寶寶的呼吸狀況及膚色即可。如果大量吐奶,首先,應迅速將寶寶的臉側向一邊,以免吐出物向後流入咽喉及氣管。

嚴重狀態下:如果寶寶憋氣不呼吸或臉色變暗,表示吐出物可能已進入氣管了。這時,要讓其俯臥在大人膝上或牀上,用力拍打背部四五次,使其咳出。如果仍無效,馬上夾或捏、刺激寶寶的腳底板,使寶寶因疼痛而哭,加大呼吸。此時最重要的是讓他吸氧入肺,而不是想如何把異物取出。

如何防止嬰兒嗆奶?

寶媽和奶爸在掌握了嬰兒嗆奶時的急救措施後,也需要注意在日常中防止寶寶嗆奶。

1、餵奶時機適當:不在嬰兒哭泣或歡笑時餵奶,不要等寶寶已經很餓了才喂,寶寶喫得太急容易嗆,孩子喫飽了不可勉強再喂,強迫餵奶容易發生意外。

2、姿勢體位正確:母乳餵養寶寶應斜躺在媽媽懷裏(上半身成30-45度),不要躺在牀上餵奶。人工餵養寶寶喫奶時更不能平躺,應取斜坡位,奶瓶底高於奶嘴,防止吸入空氣。

3、控制速度:媽媽泌乳過快奶水量多時,用手指輕壓乳暈,減緩奶水的流出。人工餵乳的奶嘴孔不可太大,倒過來時奶水應成滴而不是成線流出。

4、注意觀察:媽媽的乳房不可堵住寶寶鼻孔,一定要邊餵奶邊觀察寶寶的臉色表情。若寶寶的嘴角溢出奶水或口鼻周圍變色發青,應立即停止餵奶。對發生過嗆咳的嬰兒、早產兒,更應嚴密觀察,或請醫生指導餵哺。

5、排出胃內氣體:喂完奶後,將嬰兒直立抱在肩頭,輕拍嬰兒的背部幫助其排出胃內氣體,最好聽到打嗝,再放嬰兒回牀上。

寶寶喫奶被嗆到是正常現象,不要擔心的,因爲嬰兒消化系統還未發育完全,所以喫進去的奶水很容易倒流出來。但是嗆奶對於兒童來講還是比較危險的事情,父母一定要注意餵奶的方式。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