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振振 1950年3月生,江苏省南京市人。南京师范大学文学研究所所长、特聘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外国学者“中华文化研究奖学金”指导教授,兼任中国韵文学会会长、中国宋代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词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诗学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美国中华楹联学会学术顾问、全球汉诗总会名誉理事等。

宿昭应

〔唐〕顾 况

武帝祈灵太一坛,新丰树色绕千官。

岂知今夜长生殿,独闭山门月影寒。

关于此诗主旨

明唐汝询《唐诗解》卷二六《七言绝句》二注“昭应”曰:“《旧唐书》:天宝七载,改会昌为昭应,治温泉宫,属京兆。”又注“武帝”句曰:“《史记孝武纪》:亳人薄诱忌奏祠泰一方,曰:天神贵者泰一,泰一佐曰五帝。古者天子以春秋祭泰一东南郊,用太牢具,七日,为坛开八通之鬼道。于是天子令太祝立其祠长安东南郊,常奉祠,如忌方。”又注“新丰”曰:“《唐书地理志》:昭应县,本新丰,有宫在骊山下,贞观十八年置,咸丰(按:当作‘天宝’)二年始名温泉宫,天宝六载更温泉曰华清宫。”又注“长生殿”曰:“《雍录》:长生殿,斋殿也。有事于朝元阁,则斋沐于此殿。”(河北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下册,第722页)又解此诗曰:“上联状昔日之豪华,下联见今日之寂寞。所以讥玄宗祈祷之无益也。”(第722-723页)

明周敬、周珽辑《唐诗选脉会通评林》录宋胡次焱曰:“祈灵徼福,以觊不死,今独闭空山,唯有月影,仙安在哉?后之君人者睹此,则汗漫不经之说可以尽扫。规警之意寓于言外。”(转引自《唐诗汇评》,浙江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中册,第1414页)

清黄生《唐诗摘钞》曰:“李约诗‘玉辇升天人已尽,故宫犹有树长生’,讽求仙不效,此地空有树名长生耳。此诗亦与同意,只用‘长生殿’隐隐寓讽,含意更深。”(同上)

清王士禛辑《唐人万首绝句选评》清宋顾乐评曰:“此刺求仙也。长生殿闭,求长生者安在哉!”(同上)

刘永济先生《唐人绝句精华》曰:“此诗讽求仙也。德宗服胡僧长生药,暴疾不救,其后宪宗复服方士柳泌金丹药死。诗借汉武求长生以讽时君,三四句讽意甚明。山门月寒,神仙安在,然则长生殿中人之梦可醒矣。”(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02页)

按:此诗之所谓“武帝”,是借汉武帝以称唐玄宗。例同杜甫《兵车行》中的“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旧唐书》卷九《玄宗纪》下载:天宝三载十二月“甲寅,亲祀九宫贵神于东郊”。《新唐书》卷五《玄宗纪》载:天宝三载“十二月癸丑,祠九宫贵神于东郊”。《资治通鉴》卷二一五《唐纪》三一载:天宝三载,“术士苏嘉庆上言:‘遁甲术有九宫贵神,典司水旱。请立坛于东郊,祀以四孟月。’从之。礼在昊天上帝下,太清宫、太庙上。所用牲、玉,皆侔天地。”元胡三省《注》曰:“九宫贵人,盖《易·干凿度》所谓‘太一’也。”则顾诗“武帝祈灵太一坛”云云,即指此事。既然此神“典司水旱”,则祭祀的目的就与国计民生有关,而非祈祷君王一己之长生。说顾诗“借汉武求长生以讽时君”,恐怕不能成立。要之,国家祭典与帝王服丹药求长生是两码事,岂可混为一谈?国家祭典是任何一个封建朝代都要举行的,是制度化了的,一般来说,谁也不会或不敢持异议。

笔者以为,此诗前二句极力铺陈玄宗当年立坛祭祀太一的宏大排场,后二句着意渲染而今华清宫门闭月寒的凄凉景象,两相对比,今昔盛衰的感喟自在不言之中。论其主旨,不外乎是。

编辑:章雪芳 图片:源于网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