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先来讲故事,在近代中国的某个乡村有这样一个家庭,我们就叫它王家吧。王家租种了当地士绅张老爷家的土地,当时还在使用牛耕,生产效率是很低的。而且近代中国农业人口已经很多了,人均耕地面积并不大。尤其是在安徽、浙江这种地方,人口很多,山地也很多,可供耕种的土地面积就很小。春种秋收,一年忙活下来,给国家交完皇粮,再给张老爷家交完租子,剩下的粮食可能刚刚够一家老小的口粮。万一遇上水旱灾荒,粮食歉收,那可能就连口粮都不够了。

但王家并不觉得特别慌张,他们还有办法可以维持生活,那就是依靠家庭手工业。我们都知道,古代中国有一个传统,叫做“男耕女织”,男的在地里干活,女的在家织布。早在先秦时期,孟子就说过,“五亩之宅,树之以桑”,就是要在住宅的周围都种上桑树,种桑树干什么?用来养蚕,然后收集蚕茧,缫成丝,再织成布。织出来的布除了给家里的人做衣服,还可以拿到市场上去卖钱。赚到的钱可以再换成粮食,这样一家人的日子也就可以过下去了。

同时我们还要注意,乡村社会是一个熟人社会,大家都是低头不见抬头见。张老爷作为地主,既有收租的权利,也有帮助王家几口人活下去的义务。要是因为他催租子催得太紧,把王家人给逼死了,他就会落下一个“为富不仁”的恶名,在当地就会被人戳脊梁骨,也就没法做人了。

所以,遇上灾年的时候,张老爷就可能主动免去王家的一部分租子,甚至送给王家一点粮食和钱,帮助他们度过灾年。在这个时候,士绅和农民之间的关系是很缓和的,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共生关系。

后来有一天,张老爷看了看黄历,又到了下田收租的日子了,于是就兴冲冲地去找王家人收租,数目还和往常一样。谁知道王家人一看到张老爷,就一脸愤怒,死活不肯交租,好像张老爷是来害他们一家人似的。张老爷这时候就很茫然了:我又没涨租子,今年收成也不错,往常你都是和和气气地就把租子给交了,今天为什么死活不肯交呢?不肯交也就罢了,你发这么大的火干嘛呢?

原来,这都是西方列强惹的祸。

西方列强打开中国国门以后,就开始向中国输入大量工业品,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就是纺织品,也就是以前所谓的“洋布”。洋布是用机器织出来的,价格当然比中国农民用手摇纺纱机织出来的土布要低,质量也比土布要好。本来王家人拿着家里织的土布去市场上卖,还能卖个好价钱,现在根本就找不到买主了。大家都去买洋布了,谁还买你的土布。

土布卖不出去,王家的财政立刻就陷入了危机,这下怕是连饭都吃不上了。一家人正在长吁短叹的时候,张老爷突然出现在家门口,想来收租,你说气不气人?怎么还能给他好脸色看?

于是,士绅和农民的关系也就紧张起来了。在农民看来,士绅就是想把自己家的救命粮抢走的人,当然不是什么好东西。士绅和农民的共生关系,也就变成了对抗关系。士绅的道德形象也就一落千丈,变成了土豪劣绅。

与此同时,当时还发生了一个更严重的问题,叫做“二地主”问题。说白了,就是士绅和农民之间又出现了一层赚差价的中间商。

在当时,因为西方文明的影响,中国的城乡差距越来越大。城里有许多乡下没有的新奇事物,还有在当时更为先进的文化,于是像张老爷这样的士绅就从乡下搬到城里去住了。他在城里买了房,雇了几个仆人,舒舒服服地过日子,还把孩子送进了城里的洋学堂,接受新式教育。

张老爷虽然进了城,但他们的收入来源仍然是乡下的农民们交的租子。但张老爷在城里养尊处优,已经不肯亲自下田去收租了,他就把自己的田地转租给了李家,让李家去找王家人收租,再交一部分到城里来。这个在张老爷和王家人之间赚差价的中间商李家人,就叫做“二地主”。

这下问题就严重了。一来,李家人作为中间商,要想赚到差价,就必然要增加租子。羊毛出在羊身上,这部分租子最后还是王家人来承担,于是王家人的负担就更重了。

二来,李家跟王家可能根本不熟,也就没有人情上的负担,不会像张老爷那样照顾王家人的生活。再说地本来就是张老爷的,万一出了什么事,这锅也还是得让张老爷来背。于是,李家人根本不管王家人的死活,对他们而言,收租就是一切,只要能收到租子,什么手段都使得出来。没准他在压迫王家人的时候还会说,是张老爷让我这么干的。

于是,士绅张老爷和农民王家人之间的关系就彻底恶化了。张老爷彻底失去了原来的道德形象,变成了农民眼中的“土豪劣绅”。

这样一拆解,土豪劣绅的问题根本就不是一个道德问题,而是经济问题,说到底其实是近代中国根本问题的一个折射。近代中国的根本问题就是土地问题,一方面,农民被地主剥削得没有活路;另一方面,城市里的士绅阶层满足于依靠地租获得收入,也就很少有人会去从事工商业这样的冒险活动,中国的现代工业也就发展不起来。现代工业的落后,又导致农业生产效率的低下,农民们就更难填饱肚子。

要打破这个怪圈,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土地改革加工业化。进行土地改革,使耕者有其田,可以让农民免除地主的剥削,可以实现温饱。进而,再进行工业化,可以让城市居民不再通过乡下的地租,而是通过城市工商业获得收入。工业化的发展又会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农村就会产生剩余劳动力,这些剩余劳动力就会涌进城市,变成农民工,或者从事第三产业,比如当快递员、当保姆,反过来支持城市经济的发展。这样,恶性循环就变成了良性循环,中国的现代化也就可以逐步实现了。

题外话:读书可以扩充我们知识边界,获得更多看问题的视角,但盲从是要不得的...

喜欢老司机的文章就果断关注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