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星、行星和衛星是宇宙中我們最爲熟悉的三類天體,在我們太陽系當中,太陽是唯一的恆星,行星數量就很多了,包括八大行星,離太陽由近及遠分別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而太陽系中的衛星數量就更多了,不過月球是地球唯一的衛星,而木星則已知擁有69顆衛星。

最大類地行星

行星根據不同的物理性狀可以分爲兩大類,分別是氣態巨行星,又稱爲類木行星,是指不以岩石或其他固體爲主要成分構成的大行星,在太陽系中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都是氣態巨行星。另一類行星是類地行星,是指以硅酸鹽石作爲主要成分的行星,通常在行星表面擁有固態表面,也就是和我們所居住的地球一樣。

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

在太陽系內有四顆類地行星,分別是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他們的個頭差異很大,其中水星的直徑爲4878千米,金星的直徑爲12103千米,地球的直徑爲12756千米,火星的直徑爲6794千米,其中我們地球是個頭最大的一個。在尋找地外文明的過程中,類地行星是重要的依據,因爲在我們的認知中,生命是很難在氣態巨行星中生存的。

地球和超級地球

那麼,目前人類一直到最大類地行星有多大呢?地球是是最大的類地行星嗎?我們發現類地行星的個頭普遍小於氣態巨行星,由於是固態物質來組成的行星,由於密度較大,隨着半徑的增加,質量會急劇加大,會產生巨大的引力,所以宇宙中的類地行星通常個頭都不大,地球算是個頭比較大的類地行星了。

地球和開普勒-10C對比圖

當然,在宇宙中還是有比地球個頭大的類地行星的,我們通常稱爲超級類地行星,目前人類已知的最大類地行星是名爲開普勒-10C的石質行星,位於距離地球560光年的“德拉科”星座,這顆行星的體積是地球體積的17倍,直徑是地球直徑的2.35倍,直徑大約爲2.9萬千米,質量大約爲地球的17.2倍,表面重力加速度是地球的3倍。

開普勒-10C假想圖

和地球相比,開普勒-10C就是一個巨無霸了,比之前發現的“超級地球”大的多,所以被稱爲“特級地球”,其表面擁有超過地球5倍以上的表面積,如果是顆宜居星球,生存空間是極其開闊的。開普勒-10C圍繞恆星開普勒-10做公轉運動,公轉週期大約爲45天,所以比地球離太陽要近的多,推測其表面溫度高達200℃。不過,以開普勒-10C的個頭,就算宜居,人類也無法適應其引力環境。

開普勒-10C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