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春季廣交會即將開幕,但是人們似乎對這屆廣交會沒有以往那麼關注,網上甚至還出現了一些唱衰的聲音。

從1957年開始的廣交會已經走過61個年頭,總共舉辦了122屆,累計到展外商803萬人,出口成交1.26萬億美元,一直是全球規模最大、影響最廣、效益最高的綜合性展會之一。自1997年開始,廣交會全年成交額達到200億美元,此時廣州萬商雲集,中國成爲名符其實的“世界工廠”,2007年廣交會成交額突破700億美元,創造會展業成交額歷史新高,同年中國實體經濟到達最高峯。可以說,廣交會的這些數據與中國實體經濟正好一一對應。

自2008年以後,隨着中國製造業日趨艱難,廣交會成交額也一路下滑,雖然很多老廠商堅持參展,但都感慨廣交會一屆不如一屆。今天,小宜君就給大家分析,爲什麼現在廣交越來越不被看好?問題到底出在哪裏?

昔日輝煌不再,傳統展會日漸衰落

廣交會一直都是中國經濟的縮影,但是最近十年來,廣交會無論是從參展供應商、採購商數量,以及成交量上都出現了連年下跌的狀況,一方面是受全球經濟放緩的影響,另一方面是受電子商務的影響,畢竟現在各行各業都一定程度地受到互聯網的衝擊,外貿行業也不例外。

在電子商務的衝擊之下,廣交會所代表的傳統交易模式正在受到挑戰,傳統市場復甦乏力,新興市場需求疲軟,只有個別類目仍保持着微弱增長。很多企業參加廣交會更像是參加品牌展,宣傳公司形象,實際拿到的訂單不會很多,不得不來的原因就是爲了維護老客戶的合作關係。

實際產生訂單的減少,則意味着廣交會的吸引力開始削弱。一些曾參加過廣交會的中小企業已經悄然離開了廣交會,開始把關注點轉向電子商務。不少製造企業甚至已經試圖摒棄傳統的中介和外貿代理商,而試圖利用互聯網電商實現與客戶的對接。

國際採購商的行爲習慣發生了什麼變化?

根據調查統計,目前已經有至少48%的採購商是不參加任何展會的,而且這一比例在逐年擴大。因爲現在互聯網那麼發達,國外客戶不再需要從展會上一個個去了解供應商的信息了。

採購商的採購行爲在互聯網時代產生了巨大變化,外貿企業必須主動適應這種變化。根據麻省理工學院的調研,78%的B2B採購行爲是以網絡搜索爲起點。HubSpot的調研顯示,通常採購商在接觸工廠之前就已經完成了57%的採購流程(搜索、認證、比較和篩選)。

外貿企業要清楚地意識到,國際採購商的採購行爲是分階段的,因此要有的放矢地在採購週期的初段(意識週期)就開始與採購商互動,在採購週期的中段(考量週期)對採購商進行培育,在採購週期的末段(決策週期)對採購商進行說服。

互聯網時代,外貿企業如何做營銷推廣?

既然採購商的行爲習慣已經發生了變化,那麼在互聯網時代,外貿企業該如何做營銷推廣? 你首先要做的,是建立一個自己的營銷型網站。

▋爲什麼企業需要建立獨立網站來營銷 ?

1、解除企業對展會的依賴;

2、解除對B2B平臺的依賴;

3、順應採購商行爲習慣(大部分採購商的採購行爲以網絡爲起點)。

▋企業自身的獨立網站是如何改變這一現狀的?

企業網站可以在採購商的搜索階段就與採購商進行互動,隨着採購商逐步深入地進入採購週期的不同階段,企業就可以通過不同方式與採購商建立認知,共築信任,排除競爭對手。

而事實上,當前的B2B平臺作爲銷售平臺,絕大多數的詢盤客戶處於採購週期的末段的決策週期,留給企業迂迴的空間已經非常有限了。

所以,在互聯網時代,建立企業網站是企業自身營銷的第一步,最終的目的是徹底擺脫(至少給了企業這種選擇的自由)對B2B平臺的依賴,奪回定價權,持續性地以低成本獲取流量和客戶。

另外還要強調的一點是,企業對網站的投入不是費用,而是投資。網站是企業自身的固定資產,永遠只爲自己的企業服務。

外貿企業如何推廣自身的獨立網站?

目前比較流行的營銷方式包括:搜索引擎推廣、郵件營銷、小語種營銷、社交媒體推廣等。

對中小外貿企業而言,着重建立以企業獨立網站爲核心的多渠道推廣體系,纔是贏得未來外貿競爭的關鍵。

那麼在社交媒體上應該傳播哪些內容?公司信息?產品信息?

搜索引擎推廣怎麼做?關鍵詞應該關注哪些詞彙?

郵件營銷應該怎樣策劃?哪裏可獲取精準潛在買家數據?

怎麼開展小語種營銷,才能搶佔新興市場?

以上可能是大家問得比較多的一些問題。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法其實很簡單,總結起來就是一句話:專業的事情交給專業的人來做!

因爲不管你是外貿公司也好,工廠也好,優勢都在於後端,更擅長於專注訂單的跟進和轉化,生產以及研發產品。可能前端的營銷和推廣,不是你的強項,但你可以把專業的事情給專業的公司和團隊來做。

宜選網在外貿電商整合營銷領域深耕多年,提供包括專業建站、20大搜索引擎推廣、小語種本地化推廣、社交媒體推廣、EDM郵件定投、智能商機等在內的一站式外貿營銷解決方案,已經爲超過20000家外貿企業打開國際市場大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