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發述,福州鼓山鎮後嶼村人。中國玉石雕刻大師、福建省工藝美術大師、高級工藝美術師、中國工藝美術學會高級會員、中國老教授學會會員、省壽山石文化藝術研究會高級會員、福州市壽山石研究會會員。他自幼喜愛繪畫、雕刻、音樂諸藝,勤奮好學。

《買鳥放生》

林發述自幼在福州壽山石雕之鄉後嶼村長大,16歲跟隨壽山石雕東門派大師林友竹學藝,學習石雕藝術。他既虛心好學,又善博採衆家之長,師而不泥,入古而能出新。從事壽山石雕業60年整,富有獨創精神,技藝爐火純青。作品古樸凝重、詼諧自然、新意迭出、情趣逼真、神韻畢現、講求對比、手法洗練。國畫得陳子奮等名師指導,能自然地將寫意畫手法運用於石雕創作中,形成獨特的藝術風格--富有畫意而趣味無窮。在壽山石雕老一輩藝人中其藝術作品頗具分量和影響。表現古典人物是他最擅長之處,他的作品古樸凝重詼諧自然拙中寓巧,眉目傳神,靜中有動,寓意深邃,神態逼真神韻畢現。他多才多藝,擅長國畫且通音律,將寫意繪畫的手法運用於雕刻創作中,使作品具有詩情畫意。

《達摩》

1997年8月,中國郵票《壽山石雕》中有1964年的作品《三仙醉酒》,改名爲《醉入童真》。1998年,林發述傳略被收錄在《世界華人文學藝術界名人錄》中。五、六十年代,有6件作品分別陳列於北京人民大會堂總理接待室、福建廳、臺灣廳、全國政協禮堂會客廳、輕工部和中國軍事博物館;70年代,就有作品選送日本、新西蘭、澳大利亞等國展出。改革開放後,更是譽滿東南亞、香港、臺灣等地。《福建電視臺》、《東南電視臺》等都有播放採訪專集和不少精品。60年代,曾二度受聘於廈門"福建省工藝美術學校"任教。

《蘇東坡》

作品古樸凝重、詼諧自然、新意迭出、情趣逼真、神韻畢現、講求對比、手法洗練。國畫得陳子奮等名師指導,自然地將寫意畫手法運用於石雕創作中,形成獨特的藝術風格,膏有畫意而趣味無窮。

《三仙醉酒方章》

林發述的技藝日臻精湛,爐火純青。後學者學習與仿效其構圖、線條、造型者衆。凡取法於他的作品,人們稱其爲"述派"。

《太白醉酒荔枝印章》

"含苞"雕刻,又稱"苞雕"或"包雕",是壽山石雕的一種獨特表現手法,也是壽山石中有"銀包金"或"金包銀"的旗降、善伯、荔枝等石種最理想的雕刻技法之一。談到這種受人喜愛的雕技法,不能不提到中國玉石雕刻大師林發述,富有創新精神的他在1967年獨創了人物"苞雕"技法,1972年、1986年和1987年又先後開創了海底世界、民國仕女、人鳥合一等新題材,如今,這些新題材在不斷創新的壽山石雕藝術中已佔據了相當大的分量,後學者學習與仿效其構圖、線條、造型者衆。

《布袋和尚》

林發述早年就喜歡閱讀歷史故事書,並竭力研究佛像上的藝術風格,同佛門弟子爲友,經常傾聽他們講解佛經典故。因此,數十年來,他的佛像石雕藝術的風格的多樣、形象的準確和技巧的純熟都達到了理想的境界。荔枝黃凍《天機不可泄》就是他的代表作之一,兩羅漢方圓結實的臉龐,飽滿高挺的胸脯,豐厚壯實的雙臂和肩膀,在表現男性特有的魅力和力量的同時,也充分體現了"以形寫神"的美學思想。

——作品賞析——

《沉思羅漢》

《長眉羅漢》

《五子彌勒佛》

《童戲》

《人物》

《三酸品醋》

《梁祝》

《仕女賞花》

《巧色旗降搔背老》

《劉海戲金蟾隨形章》

《祖孫樂》

《壽山芙蓉託鉢和尚》

《戲童》

《劉海戲金蟾》

《戲獅羅漢》

《東方朔》

《觀音人物》

《旗降石薄意》

《旗降石彌勒》

《圓雕羅漢與鷹》

《鍾進士折梅》

《人物》

《福壽羅漢》

《進士逗鷹》

《童樂》

《鍾馗》

《鐵柺李渡雞》

《人物擺件》

《壽無疆》

《同樂》

《善伯洞壽山魚鳥印章》

————  THE END  ————

如果您也喜歡藝術,請搜索公衆號:

大臻藝術網

弘揚中國傳統工藝 / 整合藝術資訊

爲手藝人搭建平臺 / 深度挖掘國之經典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