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年底,P2P網絡借貸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下發《關於做好P2P網絡借貸風險專項整治整改驗收工作的通知》具體明確了P2P機構備案登記工作以及債權轉讓、風險備付金、資金存管等關鍵性問題。一時間,備案被視爲互金平臺生死攸關的大事。

在從業者眼裏,備案成功就是得到政府背書和官方認證,而這將極大地提高平臺的信任度。相反,如果連備案都過不了,那就失去了競爭的資格,在越來越精明的投資者面前也將失去地位和被選擇的機會。

備案《通知》一下發,各網貸平臺的命運也迎來鉅變,那些經營一向正常的平臺,靜待備案通過;經營中存在一定問題的平臺爲達標只爭朝夕,進行大刀闊斧的整改;而問題較多的平臺,不是跑路,就是忙着尋找下家,抓緊賣身。

有關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2月底,全國正常運營的網貸平臺數量共1890家;2018年1月、2月停業及問題平臺數分別爲73家、55家。

上海頭部幾家網貸平貸備案氣氛尤爲緊張,調整業務模式等一系列動作頻現。有業內人士認爲,上海第一批通過的可能不會是大平臺,主要有三個方面因素。第一,就算是延期,時間上也非常緊迫,全國幾千家網貸平臺要全部完成整改,任務非常重。第二,備案工作由各省市負責,但不少地區的備案細則還未出臺,或者出臺的也只是徵求意見稿。第三,是很多大平臺歷史大標、現金貸業務、超級債權人等類型業務的消化以及準備金保障模式的調整都需要較長時間處理。

從這個層面上來看,一些誕生在備案《通知》前,上線時間較短,發展較爲健康的小平臺或許會佔據有利優勢。

備案大限臨近,互金平臺尤其是頭部平臺波動較大,甚至人心惶惶。但從長遠看,互金行業或將形成新的格局。行業規範逐步建立,良好生態依勢建起,而互聯網金融的創新基本終結,將回到最簡單的P2P信息中介的定位上,爲投資者提供信息撮合等服務。

最終留下來的這些正規的互金平臺將擁有更大的市場、更好的發展機會。投資的安全係數、信任度也會更高。備案不是終點,而是一個新起點!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