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52年,三国最后一位霸主孙权去世,享年71岁。刚刚登基的吴少帝孙亮只有10岁少不更事,东吴的一众大臣商量一番后,给孙权上了一个“大皇帝”的谥号。在古代,谥号是对一个人生前是非功过的总体评价,孙权也成了历史上唯一一个以“大皇帝”为谥号的皇帝。可是很多人都纳闷,历史上那些大一统皇朝的开国皇帝尚且不敢以“大帝”作为自己的谥号,仅仅三分天下的东吴孙权为何却敢用这个谥号呢?

孙权虽然说不是大一统王朝的开国皇帝,但是孙权的功劳也是很大的,甚至和那些开国皇帝相比也并不逊色。孙权一生最大的成就并不是和刘备、曹操三分天下,而是开拓了江南地区。在历史上,江南一直被称为鱼米之乡,是富庶的象征,这些其实都是孙权的功劳。在孙权对江南进行开发之前,江南绝大部分地方还是人迹罕至的蛮荒地带,正是因为孙权对江南地区的大力发展,使得江左成了日后丰饶的鱼米之乡。

除了开发江南之外,孙权另一个贡献就是开拓了江左直达东北的海上航路,促进了东北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可以说,在三国群雄之中,孙权的功劳应该是最大的。所以,孙权的谥号“大皇帝”其实也并不夸张。而且,在古代“大帝”二字的含义和现在并不相同。在现代人眼中,“大帝”这两个字非常的霸气,看起来也很高大上,但是在古时候并不是这样的。

很多人觉得孙权“大皇帝”的谥号太夸张了,其实和历史上那些著名皇帝的谥号相比,孙权的谥号已经算是非常谦虚的了。例如,唐太宗李世民。

李世民也是历史上一位非常有作为的君王,开创了贞观之治,论文治武功在古代的皇帝中也是名列前茅。李世民死后的谥号是“文帝”,取的是李世民以文治天下、修生养息的治国之道。按理说,这个“文帝”的谥号也是非常符合李世民的功绩的。但是李世民的儿子唐高宗李治在晚年的时候,觉得“文帝”的谥号不足以评价父亲李世民的功绩,不足以彰显李世民在文治武功方面的才能。所以唐高宗李治在公元674年,又给李世民加谥为“文武圣皇帝”。

按说,“文武圣皇帝”这个谥号,文武双全,应该是足以概括李世民的生平了。但是到了天宝年间,因为唐玄宗李隆基非常崇拜曾祖父李世民,所以在天宝八年,也就是公元749年的时候,再次给李世民加谥为“文武大圣皇帝”。就这还不算,到了天宝十三年时,又一次给李世民加谥为“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这也是李世民的最终谥号。

从李世民的谥号中不难发现,古代皇帝的谥号最看重“文武”二字,其次是“圣”字。所以,纵观古代帝王的谥号,凡是稍有作为的皇帝,死后都想以“圣神文武”作为谥号。特别是自唐宋之后,皇帝谥号动辄多达10字以上。例如宋仁宗赵祯的谥号就是“体天法道极功全德神文圣武睿哲明孝皇帝”。相比之下,孙权“大皇帝”的谥号,已经算是非常低调了。而且以孙权的功绩来看,“东吴大帝”的称号一点也不夸张。

相关文章